第104章 篡國(第二更)

已經公然造反自立為燕北王的燕臨也驚呆了,他以為自己從雁門關千軍萬馬伏殺中茍且偷生已經是夠難得了。這還是他身邊的親衛換上了燕臨的甲冑代他而死,他才得以保住一命,活著回到燕北。

沒想到他那位嫡親的妹妹更是厲害。

燕臨少有的幾次隨父兄入京謁見,他見到的燕羽,也是一個錦衣華服氣度溫柔嫻雅的少女,已經少了北地的風姿,與京華貴女無二區別。

實在想象不到她竟然能做出這般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不止燕臨,這裡大多數人甚至不曾見過燕羽,這位自幼被送至帝京為質的侯府小姐。

當初造反時,也有人考慮到尚在昏君手中關押為質的燕羽。但形勢緊急,也顧不得那麼多。如今聽到這訊息既令人歡喜不勝,又是感慨萬千。

即便還未謀面,此時此刻卻是無比的敬慕。

燕北尚武敬重強者。尤其是燕羽殺了昏君,為鎮北侯和世子,還有六萬燕北軍將士報仇雪恨了。

“少主,快準備一下去拜祭你父兄的牌位,好告訴他們這個好訊息。”

說話的是燕氏宗老,他雖非燕氏嫡系,卻是宗族輩分最高的。在燕臨回來後,也是他極力支援燕臨繼承父兄之位好接管燕北。更重要的是,他的兒子孫子也是在燕北軍中與鎮北侯一同慘死,相當於斷了血脈。所以他對大成皇帝更是恨之入骨。

燕氏宗老嘆了一聲,“可憐燕羽那孩子,小小年紀就被送到帝京去了。”

回憶起來,在他的模糊印象中也是極為懂事乖巧的七八歲小姑娘。

鎮北侯在世時對待兒女都一視同仁,無論文課還是武課,燕羽雖是女兒家,卻性子堅韌沉靜,勝過當時調皮搗蛋各種不服管教的燕臨。

也是因為如此,當時帝京傳令,無論送哪個孩子去,鎮北侯都捨不得。最後還是燕羽自請代二哥去的,怕自幼桀驁不馴的燕臨在帝京闖出什麼禍來,而從她被送到帝京為質的那一天起,就隨時可能被犧牲。

直到今時今日,比之燕臨活著回來那時,宗老心中無比慶幸燕氏嗣統未斷絕的心情更甚,

那就是燕氏不會亡的,哪怕只活下一個女子也能讓大成皇室付出代價。

燕臨默然,點了點頭,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從雁門關九死一生逃回燕北至今的日日夜夜,他都恨不得對大成皇帝啖其肉,飲其血。在宗族長輩還有父兄的親信舊部燕北百姓的支援下自立為王以後,他對此更有了信心,有朝一日他會殺入帝京報仇。

可如今燕羽已然先他一步手刃仇人,這讓燕臨高興之餘,又不免有些失落。

此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務必接應燕羽小姐,安全護送她回歸燕北。”

帝京那邊的通緝海捕文書,這些人完全不當回事,但也擔心燕羽小姐的安危。

眾人紛紛附議,性格最為耿直脾氣火爆的秦禮直接推出自己的兒子秦鈺,還下了死令,“要是燕羽小姐有什麼傷失,老子打斷你的腿。”

——

皇帝遇刺駕崩雖然打亂了燕北的計劃部署,但卻幾乎是有利而無害的。

原本失去鎮北侯和六萬燕北軍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起兵造反是形勢所迫,卻也是拼著殊死一戰的決心。如今昏君突然崩逝,朝堂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一時半會絕對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打壓燕北。

這反而正是燕北出兵的大好時機。

燕北軍營中的將領都對那位燕羽小姐多了幾分感激之心。

同時燕羽弒君的訊息迅速傳遍燕北,大大振奮了軍中士卒和百姓的心。

換作其他地方,或許會有什麼忠君愛國認定大成皇室正統大義的名分,而在燕北,自鎮北侯父子和六萬燕北軍慘死雁門關外的噩耗傳來,北地一片縞素,家家戶戶都披上白布。

六萬將士兒郎,是燕北多少百姓的至親骨肉。正是因為這樣的血海深仇,燕臨自立為王起兵造反才會一呼百應。

不等燕羽回來,北地已處處傳頌她的名聲了。

在遼東,西南兩邊又是不同的態度,東寧侯是個虎背熊腰的八尺大漢,長相粗獷看似莽,但實則粗中有細。鎮北侯一出事,他迅速就整頓軍備了,原本聽這他底下的親信家臣建議先徐徐圖之,等燕北做那個出頭椽子,試探朝廷的兵力。

結果皇帝遇刺駕崩的訊息一傳來,東寧侯手下的人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東寧侯狠狠拍著桌案第一句話就是大大的感嘆,“燕祈生了個好女兒啊。”

雖說鎮北侯被設計伏殺,是因為他對朝廷太過忠心,沒有什麼防備,但朝廷真要使陰招下狠手,換做東寧侯也不認為自己可以躲過去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