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篡國(弒君)(第2/3頁)
章節報錯
鎮北侯膝下共有二子一女,皆為早逝的原配所出,燕羽便是他唯一的嫡女。
燕羽出身尊貴,卻不得不承擔起與她身份同當的責任。作為定北侯的嫡長女,她自幼便送到帝京為質,同大成的皇子公主一起長大。
大成自立國起便是由燕北、遼東、西南三方諸侯拱衛,這樣卻造成一方面大成帝國邊疆無懼外族侵擾,另一方面大成皇室也忌憚諸侯勢力坐大,成為心腹大患威脅到皇權。於是用著各種各樣的方式控制三方諸侯,讓他們將子女送到京城為質就是其中慣例之一。
等到這代大成皇帝,對諸侯的忌憚尤甚,而且他性情多疑暴躁,才能平庸,若非上代爭儲皇室元氣大傷,否則也輪不到他坐上皇位。
而自從他繼位後,沉迷酒色好享受,大肆出遊修建園林宮室,勞民傷財,民間多有怨言。皇帝腦子非但不清楚還很自大,想要越過前面數代皇帝,解除諸侯對皇室的威脅,也就是削藩。
鎮北侯便不幸地成為第一個被開刀的諸侯。
皇帝怕名正言順的削藩激起諸侯的反心,加上身邊迎合他的佞臣出謀劃策,就想出了這麼個陰招。也是鎮北侯倒黴,絲毫沒有懷疑皇帝的詔令下包藏禍心,只當奉命去抵禦外敵了,結果就傻乎乎地掉坑了,同時葬送了自己和數萬燕北軍的性命。
阿洛剛穿來時,原身已經被關在天牢裡三天了。她心裡有些可惜,若是早一點時間,她就能傳信出去,至少保證鎮北侯父子不死了。
原主剛聽聞父兄謀逆被處死的噩耗,下一刻被便關進了天牢。
燕羽身邊的家臣侍衛早就被殺了個幹淨,之所以還留她一命,不過是有人提議,鎮北侯父子既然都死了,燕氏血脈就只剩下她一人了,隨便將燕羽嫁給京中某個勳貴,大成皇室便有理由順利接管燕北之地了。
鎮北侯一門在燕北之地經營數代,且在燕北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很高。因為這樣莫須有的罪名被坑殺,定會激起民變作亂。
大成皇帝雖昏庸無道,寵信奸佞,但這時候朝堂上還是有些才能腦子的大臣的。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燕臨還活著,並且還自帶主角光環大難不死地逃回了燕北。
這會時間節點剛好時燕臨自立為燕北王豎旗造反,訊息傳來,皇帝一怒之下就要處死燕羽,這個燕臨最後的親人。
一來就面對即將要被處死的開局,阿洛表示很冷靜。
接收完原主的記憶後,阿洛問道,“燕羽的心願是什麼?”
系統:【她的心願一是向昏君和大成皇室複仇,二是阻止燕臨和楚水笙在一起。】
大成皇帝屠戮燕氏一門,令她父親和大哥慘死,燕羽實在不能接受二哥燕臨和仇人的女兒在一起,還恩愛情深,連靠著燕氏基業打下的江山也是流有大成皇族血脈的人繼承。想想鎮北侯他們在九泉之下也會不得安寧吧。對此燕臨自以為是的內心掙紮了一番,也就順從對楚水笙的愛了,與她纏纏綿綿恩愛情深了。
這放在小說就是真愛霸道男主了,系統這樣對阿洛說。
阿洛盤膝而坐調息了幾日,沒多久外面便傳來聲音,“已經關了幾日吧……應該就要行刑了。”
精鋼所築的鐵門被開啟,終於給這暗不見天日的地牢透進一絲光亮,阿洛閉著眼睛,聽著尖細拖長的聲音道,“陛下有令,將罪臣逆賊燕祈之女燕羽推出午門斬首。”
前世原主便是這樣死的,在昏君的命令下不準有人為她收屍,最後曝屍荒野為野狗所食,以達到羞辱燕北的目的。
阿洛睜開了眼,平靜道,“我要見皇帝。”
那宮中而來的內侍,居高臨下地道,“哼,一個將死的罪人之女,也敢妄想面見聖顏。”
“我有話對皇帝說,他不是想從我口中聽到某些話嗎?”阿洛唇角露出譏諷一笑,繼而淡淡道,“我早死晚死,也不過只是這片刻工夫罷了。”
看著阿洛沉靜而幽深的目光,那內侍心中不知為何心裡一動,面上不屑輕視,“我先去稟奏陛下。”
關於處死鎮北侯之女燕羽一事,朝堂上也多有爭執勸諫,誠然燕北舉旗造反,是狠狠打了大成皇室的臉面。但燕羽乃是逆賊燕北王燕臨的至親,留著她也許能當作籌碼人質要挾燕北。
奈何皇帝被燕北膽敢造反作亂,氣得大怒,根本聽不進去這些話,一定要殺了燕羽以發洩他的怒火。
一個要靠虐殺弱女子才能發洩狂怒的君王,何其無能。鎮北侯父子和六萬燕北軍雖然被坑殺,但燕北之地底蘊深厚,突然舉兵造反,皇帝一時也鞭長莫及,還要防著另外兩方諸侯也蠢蠢欲動了起來,連帝京的數萬禁軍也不敢隨便抽調。
當聽到內侍轉述的話後,皇帝本來還在怒火上,不打算理會,但忽然似乎想到了什麼,
在鎮北侯父子被坑殺後,朝野議論紛紛,皆是不相信鎮北侯勾結外敵意圖謀逆,連遼東、西南兩方諸侯也有上書,為鎮北侯申冤要求徹查此事。他們可不像朝堂上那些可以隨意貶謫流放的官員,真要生出異心來,就是聽調不聽宣了。哪怕是有嫡出子女在京中為質也影響不了他們什麼。
燕羽代表鎮北侯府在帝京為質多年,皇帝對鎮北侯父子不還是說殺就殺了麼。
皇帝讓手下人也偽造了不少所謂的證據,但信的人卻不多,上一個相信皇帝詔令的人,不就慘死在雁門關外了。
當時皇帝惱羞成怒,身邊的弄臣進言道,可以對鎮北侯的女兒燕羽嚴刑逼供,讓她出面指證自己的父兄有謀逆意圖,這樣皇帝也能佔據住大義名分,面子就好看多了,全天下人的非議也會少些。
在天牢裡被關押的燕羽受了不少刑,卻依舊不肯順從,後來因為大臣勸阻,說可以留做掌控燕北的人質,這才留住了她的命,皇帝便丟開一旁不管了。
皇帝陰沉冷笑道,“她現在是肯低頭了。”
身邊寵信的臣子陪笑討好道,“人終究是怕死的,哪怕再傲骨錚錚的人,何況還只是一個小小女子呢,自然是要在陛下您的威勢之下低頭求饒的。”
現在外面天下人都同情燕北,連自立為王豎旗造反這事都沒多少人指責,連遼東西南兩邊諸侯都還做做樣子掩面哭泣,為其不平呢,誰都不恥於皇帝設計坑殺抵禦外敵的鎮北侯父子和數萬燕北軍。
殺了燕羽洩憤羞辱脫離大成皇朝掌控的燕北,的確是比不上讓鎮北侯的親生女兒指證他是大逆不道的叛賊,狠狠打燕北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