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齊人之福(請罪)(第2/2頁)
章節報錯
——
阿洛代原身表明取消婚約的意願後,祖父安玄公便說一切都由他來處置。
她也聽身邊婢女說老太爺派親信管事去陸家退婚了。
阿洛回到房間後,練了一會字,原身的記憶她是熟悉了,但很多言談舉止習慣,一時未必能模仿得過來。安玄公滿心裝著婚事,哪怕阿洛方才表現得有所不同,也容易當她是因為受辱而性情偏激改變,不會有什麼懷疑。但時間一長就不行了,她既然要以辛盈的身份示人,也就要裝得像一些。
祖父是大儒名士,原身也不會差到哪去,琴棋書畫,還擅長一手清纖秀麗的簪花小楷。
方寫完了《禮記》其中一篇文章,侍女便緩步走到了書桌邊,輕聲道,“小姐,東西都已經找出來了。”
阿洛擱下筆,淺笑道,“沒有什麼遺漏了?”
侍女連連搖頭,“奴婢都認真看過了,一件不差。”
這侍女便是剛一開始勸慰她的人,阿洛從原身的記憶中發現在定親後除了時不時在辛府見面,在燈會‘偶遇’之外,辛盈與陸修琰私下還有一些書信定情之物的往來。
如今既是要斷了關系,也就沒必要留著了。
“全都燒了。”她淡淡道,
“燒了?可是……”聞言侍女有些驚訝無措。
阿洛只輕描淡寫地掃了她一眼,看起來還是往日那般溫柔嫻靜,但不知為何讓人心生敬畏。看著這樣的小姐,侍女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了,依小姐所言。將這些東西逐一扔入命人端來的廊下火盆中。
侍女還記得自家小姐曾經對這些書信畫作,還有陸公子送的簪子玉佩小玩意,無比珍之愛之,平日裡時不時看一下寶貝的不得了。
如今卻是棄如敝履,甚至盡數毀去了,侍女不免嘆息了一聲。
老太爺決意退婚的事,府裡上下已然皆知。侍女雖然打心底認為小姐與陸公子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的好姻緣,失去了有些可惜。但她到底是辛府的家生子,小姐和老太爺怎麼說,她就怎麼做。
沒多久,那些東西都燒得只剩灰燼渣滓了。
忽然有侍女進來稟報,“小姐,陸公子在門外求見,跪了許久,老太爺就讓他進府了,還說讓小姐過去一趟。”
阿洛眉心微動,略有思索便點了點頭,“好,我隨後便到。”
系統有些納悶,不是說要退婚,怎麼人還巴巴地跑過來了。
阿洛倒還淡定,不覺得意外,這自然是她想退婚,而有人不願意。只是此事的主動權在她這邊,旁人願不願意也沒什麼用。
——
辛府待客所用的正廳,四周零落有致地擺著花葉蘭草,邊上紫檀木桌上放置的青釉爐內燃著清淡宜人的香。延展過去便是一道描著竹石的山水畫屏,一進來便可看到那蒼勁挺拔的翠竹。
安玄公並非好奢愛享受之人,也不常與達官顯貴應酬,能來他府上的無論官階家世,要麼是門生故舊要麼就是拜訪求學之人,所以一應佈置裝飾並不精美富麗,反而素淨大方,溫淡中透著古樸。
此時安玄公正坐在上首,平素溫厚的神色此時顯得冷凝,另一旁的客座上還有一位穿著翰林院官服的中年文士,他臉色微紅面帶濃重的愧色。
此人名楊樺,任從三品翰林院學士,也是陸修琰的恩師。
在陸修琰還只是登州的一個秀才時,當時在那裡任職的楊樺便看中了他的才華學識,收他做學生並悉心教導。並在陸修琰中舉後將他引薦給安玄公。
楊樺並非安玄公的親傳弟子,但因為長年拜讀安玄公的文章,又多次聆聽講學,加上一二來往,也勉強可以安玄公的弟子自居。
安玄公名滿天下,多年來唯一掛懷於心的事,便是孫女辛盈的婚配。
楊學士也知道安玄公淡泊名利權勢,也不看重人選的家世門第,唯一在乎的便是才貌人品,能否成為孫女的好歸宿。楊學士便鬥膽向安玄公推薦了學生陸修琰。之後經過考察,安玄公贊賞不已並有意將孫女許嫁給陸修琰。
而其中牽橋搭線的楊學士也十分高興作了這個媒人,既為安玄公了卻心事,又幫學生找了好嶽山。
誰能想到因為陸修琰無端惹來的桃花,令事情落到如此難堪的地步。
反正楊學士自覺是沒臉再見安玄公的。
若不是陸修琰求上門來,百般央求楊學士對這個學士也著實有幾分感情,他也不會厚顏無恥帶陸修琰前來負荊請罪,希望能得到安玄公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