齙牙姓仇,正是原著中馮紫英在薛蟠生日宴上,提到過的那個仇都尉的兒子。

因薛蟠問馮紫英臉上的青傷是和誰揮拳得來的,馮紫英回道:“從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兒子打傷了,我記了,再不慪氣,如何又揮拳?”

所以,齙牙曾是在馮紫英手上吃過虧的,可齙牙一直針對衛若蘭,卻並未找馮紫英的麻煩,這其中自是有緣由的。

當初齙牙因為心愛的馬兒的蹄子被硌傷了,當街教訓養馬不周的奴才,被路過的衛若蘭撞見。

衛若蘭只當齙牙是在欺壓百姓,便悍然出手。

兩人本就不對付,這一動手便不可收拾,即使那個被衛若蘭救下的奴才不停地解釋自己是仇家的下人,衛若蘭也聽不進去。

最後,齙牙被衛若蘭打傷,兩個月下不了床,衛若蘭也被他父親責罰,關了幾個月的禁閉。

至於賠禮道歉,那自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這一次,兩人,乃至兩家的樑子就結大了。

這也是齙牙為何一直找衛若蘭的麻煩而不理馮紫英的原因,明顯衛若蘭的仇恨值更高。

李劍吟的計劃是不斷干擾衛若蘭,讓他打不到獵物,只是齙牙一個不留神,動作慢了,導致衛若蘭成功射中了山羊。

齙牙無法忍受因為自己的疏忽錯漏,讓衛若蘭打到了獵物,再加上他和衛若蘭的舊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搶了衛若蘭獵到的山羊,據為己有。

在一旁干擾,驚走對方的獵物,雖然也很不道德,但是這樣做不會留下把柄,對方沒有證據,又要顧及打圍,只能氣急。

可是直接當面強搶對方的獵物,這就很不明智了,此舉無疑會激怒對方,並且也給了對方動手的理由。

當李劍吟趕過來時,事情已成定局,動手已是必然。

即使他心裡恨不得掐死豬隊友,也只能暫且忍下,站在齙牙一邊。心中思索著,若是長輩責問起來,就說是衛若蘭先動的手。

在陳潁三人趕到之前,雙方已然打起來了,賈珍三人宛如吉祥物,躲在後面瑟瑟發抖,眼神支援馮紫英他們。

當然了,就算他們三個敢上去動手也沒什麼用處,說不定還得要馮紫英他們分心相救。

賈珍賈璉他們是指望不上的,馮紫英這邊也就他和衛若蘭,柳湘蓮,陳也俊有戰鬥力。

而李劍吟一方的七人都是在軍中打磨過的,手上是有功夫的。

烏赤仁和齙牙兩個找上衛若蘭,二打一,壓得衛若蘭節節敗退,都快喘不過氣了,馮紫英和陳也俊一人對上一個,看樣子短時間內是分不出勝負的,倒是柳湘蓮有些厲害,以一敵二竟不落下風。

雙方帶來的家兵、侍從也是混戰一團,好不熱鬧。

“都住手!”

李劍吟並未動手,一直安靜地在一旁看著這出鬧戲。當他看到陳潁和兩位皇子來了,連忙高聲喝止打鬥。

被李劍吟一喝,馮紫英等人也都發現了陳潁三人,連忙停手,向李鑊李銘見禮。

“參見二位殿下。”

“陳兄弟你來了。”後面這句自然是賈璉幾個見到陳潁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