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有用,但又完全沒用(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李鑊離開後,李銘和陳潁騎馬緩行在山間,餘下的侍從遠遠地墜在後面,很識趣地不打擾兩人說話,但也不會跟丟。
行了一段,陳潁忽然問道:“‘千里眼’在偵察情報方面的作用殿下應該很清楚才對,可為何我見殿下對此並無半點喜色?”
李銘說自己出來是打獵的,不想半途而廢,這一點陳潁相信,因為從過往的接觸來看,李銘的確是這種確定目標之後就會全力以赴,絕不言棄的人。
但是事有輕重緩急,“千里眼”的作用,明顯比打獵重要的多,而且李銘也絕不是不顧大局的人,可他偏偏選擇留下繼續打獵,而不是立刻回去,說明在李銘心中,“千里眼”的份量並沒有多重。
李銘淡淡回道:“你說那‘千里眼’的核心在於鏡片,我剛才看過了,裡面的鏡片應該是琉璃或者玻璃所制,先不說這兩物成本之高,無法量產配備給軍隊。
就算不計成本找來許多琉璃和玻璃,想要將之製成鏡片,其中的損耗和工序也是難以承受的。”
陳潁不由贊服,僅憑看了幾眼,李銘就能觀察並分析出這麼多,真是搞科學的天才啊。
“殿下說的不錯,‘千里眼’的鏡片的確是玻璃,當然用琉璃也能製成,不過需要顏色純淨的琉璃才行,原料難得,目前來說的確是無法量產。
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認‘千里眼’的功效,若是一隻軍隊有哪怕一支‘千里眼’,足以提前發現,規避大多數的陷阱、包圍。”
李銘回頭看了陳潁一眼,說道:“作用的確很大,但是不代表就能發揮出它的作用。”
“殿下此言何意?”
陳潁沒聽懂李銘這話的意思,有作用,但是不代表能發揮出作用來,難不成是說那些兵卒斥候不會用?
這怎麼可能,望遠鏡的操作半點難度都沒有好不好,讓一個小孩子來,教他一遍也會了啊。
李銘解釋道:“此物成本太高,無法大量配與軍中,最多也就是給各軍將領佩上一支。”
這話並不錯,就算陳潁手下有玻璃工坊,目前也生產不出太多玻璃來,而能用來製作凸透鏡的玻璃,就更少了,最後還有製作鏡片中的損耗,的確是成本極高,無法量產。
陳潁點點頭,表示李銘說的對,然後繼續聽下去。
“但是你想過沒有,軍中將領都是坐鎮中軍,豈會親自到前線去偵察敵情,所以,就算給他們配備了‘千里眼’,也發揮不出作用來。”
陳潁不服道:“殿下,‘千里眼’本就是用來提高斥候的偵察能力,自然是交給軍中斥候使用,留在將軍手中自然發揮不出效果,只能淪為擺設。”
然後,李銘便用看地主家財大氣粗的傻兒子的眼神看著陳潁,饒是陳潁臉皮頗厚,也被看得很不自在。
主要是陳潁話一出口,就反應過來自己說了蠢話,頓覺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