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老爹的任務罷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謂打圍,就是將整座山都圍起來,供皇帝出行遊玩打獵。除了驅趕山中原有的野獸,一般還會專門投放一些鳥獸進去。
後來逐漸演變成各家年輕子弟展現風采的角逐場,每年秋狩,各家子弟在聖駕前展現自己的武力,期待著能被皇上看中,青雲直上。
原本因為李鈺之事,京中人心惶惶,各家都生怕被捲入風波之中,齊齊勒令自家子弟盡少外出,不得惹事。導致原本熱鬧的京城都冷落許多。
如今西山打圍的訊息一出,各家齊動,王孫公子,年輕俊才紛紛相互邀約著出去練習騎射本領,好不熱鬧。
畢竟順治帝都敢出城行獵了,那就說明風波已息,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作想,而陳潁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這次狩獵,很可能是順治帝的請君入甕之計,他不惜以身作餌,想將暗中的豺狼誘騙出來一網打盡。
陳潁能想到只一點,自然也有別的聰明人能想到,陳潁可不會自視甚高,小看天下人。不過在陳潁看來,就算那些人明知這是順治帝的誘敵之計,很可能早已佈下重重埋伏,他們也很難放棄這樣一個幹掉順治帝的大好機會。
人心,總是懷著僥倖。
關於這次打圍,陳潁有一點不解,原著裡提到過一次鐵網山打圍,雖未著太多筆墨,但暗寫了許多隱意,很可能在那場鐵網山打圍中,就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事變。
這次打圍的地點定在離京城不遠的西山,而非鐵網山。而且元春尚未封妃,時間也對不上,究竟是不是原著裡寫到的那次打圍,陳潁也無法確定。但他知道,這次打圍絕對會有大事發生。
如此良機,李鈺很難不動心。而且除了李鈺,誰知還有多少人暗中窺伺,以待渾水摸魚。
不出陳潁所料,訊息傳出的第二天,李銘就親自上門告知他,作為李銘的伴讀,他也要隨行參加秋狩。
陳潁故作為難道:“殿下,我雖自小練過拳腳,但並不精通騎射,去了恐怕也是給殿下丟人,殿下還是另尋良將罷。”
“少廢話,父皇親自點了你的名,那有你討價還價的地步。再說了,到時候你隨我跟在父皇聖駕左右看戲就好了,又不用你下場。”
李銘沒好氣地白了陳潁一眼,隨聖駕出行的機會,多少人都求之不得,陳潁居然還不樂意。
陳潁還是猶豫道:“殿下,雖說是不用我下場比試,可若是有人故意挑釁我呢,我這自帶嘲諷的體質,殿下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銘自然知道,陳潁的確邪門,哪怕他什麼也不幹,麻煩卻能找上他,就說前不久的賀海,他和賈璉起了衝突,最後卻找陳潁的麻煩。
陳潁也知道,這就是自己名氣太大,背景卻不夠硬的後遺症。若是李銘,又有幾個人敢找他的麻煩,踩著他揚名?
“這個子陽你可以放心,畢竟你是走仕途文道的,那些武勳子弟不會厚著臉皮找你比試的。若是真有人不要臉面,故意挑釁你,我會派人解決的,想要和你比試,就得先勝過我手下的人。”
對於李銘的保證,陳潁故作質疑道:“殿下,如果你的手下敗了呢?”
李銘再也繃不住了,怒氣衝衝道:“陳子陽你有完沒完,哪而來那麼多如果,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殿下,哪有你這樣不講道理的,你非要我跟著你去,總得保障我的安全罷,若是有人看我不順眼非要挑戰我,然後對我下黑手,怎麼辦?”
陳潁攤了攤手,一臉的純良無辜,直氣得李銘想吐血。
“我現在就看你很不順眼。”李銘橫了陳潁一眼,告訴自己不要和他一般見識,不能生氣。
“要是有人挑釁你,我的手下,不對,我安排的人也輸了,那我就親自出面幫你擋下,絕對不讓你下場,這樣總行了罷。”
聽到此話,陳潁眼睛微眯,暗道:不是手下?看來是支援李銘的哪家武將子弟了。
“好,有殿下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到時候一定隨殿下同行。”陳潁嬉笑道。
李銘暗罵一聲無賴,起身便走,陳潁還假模假樣地笑言挽留,但李銘怕再留下會忍不住打陳潁一頓,不理陳潁的挽留,果斷離去。
氣走李銘之後,陳潁嘆了口氣,他是真的不想去西山打圍,到時候哪裡就是座地獄場,不知道潛伏有多少危機。但這不是他不想去就能躲過的。
【要不裝病?或者去練習弓馬然後受傷?】
不過這樣的想法剛冒出來陳潁就將之打消了,太過刻意了,傻子都能看出來他是為了不去打圍才生病受傷的,到時候順治帝就會對他有意見,那他前面的委屈隱忍豈不是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