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渣男”陳潁的自述(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到尚德坊,陳潁讓香菱先行回去,他自己則是跟著黛玉到林府,還得給黛玉解釋清楚事情緣由呢。
林府黛玉房間,紫鵑和雪雁一臉迷惑的看著回來的黛玉和陳潁,不同於以往,今天兩人是一前一後進來的。
她們今天並沒有跟著一起去賈家,也不知道究竟是發生了什麼。紫鵑見兩人之間的氣氛有些不對,拽了拽剛要開口的雪雁,拉著她去準備茶水去了。
陳潁道:“不用沏茶了,你們出去等一會兒便是,我和你們姑娘說些事情。”
紫鵑和雪雁應著出去了,黛玉也沒阻攔,她還得著看陳潁要怎麼解釋呢。
“玉兒,接下來我要說的事情,絕對不會騙你,但是有些事不能由我告訴你,我會將之隱瞞,也希望你不要追問我。”陳潁走到黛玉身邊,在榻沿上坐下,開口道。
雖然有些疑惑,究竟是什麼事情讓陳潁鄭重地說出會瞞著自己的話,但黛玉現在只想聽聽陳潁怎麼解釋,便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不會追問。
整理了一下要說的話,陳潁道:“賈王薛史,金陵四大家族同氣連枝,當年鼎盛之時何等輝煌,然而也只是一時的煊赫罷了。如今皆是衰落了。除了賈家和王家還稍能支撐著這個威風的架子,史家已經是捉襟見肘,薛家也是出現了很多問題。
這種時候他們自然不甘心失去眼前富貴,便就有了許多動作。玉兒你也讀過史書,也知道從龍是何等大功罷?只是功勞雖大,風險卻是更高。”
黛玉驚詫道:“哥哥你是說,他們想參與到皇儲之事裡去?”
陳潁冷笑了一聲道:“若只是支援潛邸的皇子,對於賈家這樣的人家來說也是正常的事,偏他們等不及,如今皇上正當壯年,皇子繼位還遙遙無期,他們就打了別的主意。”
驟然聽到這樣大的事情,黛玉心中慌亂,哪裡還顧得什麼薛寶釵,忙問:“是什麼?”
陳潁道:“史家我暫且不知,賈家和王家合著做了一件事,就是送了賈元春入宮,希冀著她能都到皇上寵幸,成為貴妃照拂兩家的富貴榮華。
此事薛姨媽也是知道的,她上京根本不是為了帶寶姐姐參選公主伴讀,而是和二太太串通好的,要撮合她和賈寶玉。之前我託人查過,落選名單里根本沒有寶姐姐的名字。”
“寶姐姐和寶二哥?”黛玉沉思片刻,恍然驚駭道,“二舅母她們是想賈家裡全是王家人?”
陳潁點點頭道:“正是如此,二太太,鳳姐姐,再加上一個寶姐姐,那賈家的內宅就全是王家人,而賈家男人又沒有成器的,你外祖父的官職都沒人能繼承,只得便宜了王子騰。到時候賈家就任由王家擺佈了。”
“沒想到這親戚之間,內宅之中,竟有這樣兇惡複雜的算計鬥爭。”黛玉臉上浮現一抹悲涼,也不知她是想到了什麼。
陳潁繼續說道:“本來這是賈家和王家之間的事,與我無關,也輪不到我說什麼。但是薛姨媽偏要摻和進去沾‘貴妃’的光。若是薛家上了船,到時候一旦出事,薛二叔和寶琴也會被歸罪,我自然不能看著這種事情發生。”
黛玉問道:“哥哥,想必還有其他更嚴重的事情罷,光是謀劃捧元春大姐姐作貴妃,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有那樣大的罪責。”
“我的玉兒就是冰雪聰明。”陳潁笑道,“光是圖謀貴妃之位,就算失敗了最多就是犧牲賈元春一人,以賈家和王家祖上的功勳,也就是申飭一番罷了。
可他們還參與到了一件更危險的事情之中,前些日寧郡王勾結白蓮教暗中密謀造反被圈禁,這寧郡王就是前太子的兒子,賈家原就是支援前太子的,尤其是寧國府,城外道觀裡的賈敬曾今就是前太子的伴讀。
據我查到的線索,賈家絕對是暗中給寧郡王提供過支援的。”
黛玉急道:“哥哥,我們快去告訴外祖母,這可是要抄家滅族的大罪。”
陳潁苦笑道:“沒用的,此事老太太早就知道了,她也不想看著賈家落敗,所以……”
所以什麼陳潁沒說,但黛玉明白,所以老太太就同意了,一邊支援著元春去爭妃位,暗中卻又支援寧郡王謀反,兩邊下注,完全沒顧及元春的生死。
若說之前黛玉對賈母的親情抱有希望,這一刻她是徹底清醒了,元春是老太太的嫡親孫女兒,都能為了賈家的富貴拿出去犧牲,更何況她這個外孫女兒。
見黛玉神色落寞,陳潁將她的小手捧在掌心,給她溫暖。
“玉兒別太難過,你雖是老太太的外孫女,卻又不是從小在她身邊長大的,她又能對你有多少親情呢,我知道你能想明白的。”
黛玉怔怔地問了句:“接下來賈家是不是就要被抄家了?”
說著兩行清淚滑落下來,陳潁忙給拭淚,安慰道:“不會的,賈家有丹書鐵券,可免一次謀逆死罪,不會被抄家的。”
話音一轉,陳潁說道:“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接下來還會做出什麼蠢事,祖上的榮恩也不可能庇護他們一次又一次。我不想讓薛二叔他們被牽連進去,所以才要阻止薛姨媽和二太太聯姻,將薛家徹底綁在賈家的船上。”
黛玉愣了一下,才想起來一開始自己只是要一個解釋,沒想到陳潁說出瞭如此破天大事,讓她震撼,現在說回寶釵身上,倒讓黛玉有種恍惚之感。
“玉兒,我想說的是,我對寶姐姐並沒有感情,甚至可以說我還有點不喜歡她這樣的‘同類’,但她不能嫁給賈寶玉,我只能去撩撥她了。
雖然這樣很無恥,也很對不起寶姐姐,但是我不得不做。”
黛玉並沒有懷疑陳潁的話,初見寶釵她便莫名有一絲警覺,所以平時她經常觀察寶釵。她看到的是陳潁只將寶釵當成普通的親戚,還不如對探春他們親近,甚至在寶釵講道理說教的時候,陳潁還會暗暗露出一絲厭煩的情緒。
那陳潁又怎麼會突然就對寶釵產生感情呢,只能是如陳潁所說的,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客觀原因,不得不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