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王熙鳳出了榮慶堂,要去領了劉姥姥來見賈母,剛巧在廊下遇上方才受了她命的丫鬟帶著劉姥姥祖孫二人前去客房。

遠遠地瞧著了人,王熙鳳一甩帕子爽利笑道:

“喲,這不是巧了,我正要去尋你們,倒在這兒遇上了。”

劉姥姥本在想著事情, 聞聲一個機靈,抬頭望去見是鳳姐兒,忙咧開嘴呵呵笑著打躬作揖。

“請姑奶奶安。”

劉姥姥又一推搡身邊扎著沖天鬏的小孩子道:

“你這孩子,怎地不知道叫人的?”

那孩子被劉姥姥一推,學著劉姥姥方才作揖的樣子,衝著王熙鳳怯怯地叫道:

“姑姑…奶。”

這副憨態可掬的樣子倒是逗得王熙鳳一樂, 攔下瞪眼要呵斥孩子的劉姥姥,對孩子笑道:

“你叫我姑姑便是。”

說著又抬起頭看向劉姥姥似笑非笑道:“姥姥,我也不大清楚這輩分怎樣算, 沒說錯罷。”

劉姥姥頓時想起前次來時她指著板兒對王熙鳳說“你侄兒”,結果王熙鳳沒睬她的窘境,老臉一紅。

“這……,論輩兒是沒錯,只是我們這樣的鄉下……”

王熙鳳一揚帕子打斷劉姥姥的話,笑道:

“既然是連了宗的親戚,哪裡又要去分什麼城裡鄉下,高低貴賤的,倒像是我們瞧不起人了,若真要生分,上次我還能見姥姥您?”

劉姥姥作勢抬手打了一下自己的臉,陪笑道:“姑奶奶說的是,瞧我這老糊塗的,不會說話。”

一邊又打蛇隨棍上,扯了扯旁邊的孩子讓叫“姑姑”。

孩子是個乖巧的,劉姥姥讓叫她便叫,脆聲稚氣的, 倒是讓王熙鳳想到了自己的女兒。

“是個乖巧的,這孩子叫什麼?”王熙鳳問道。

“叫青兒,青草的青。”劉姥姥忙回道。

王熙鳳又問:“上次跟姥姥來的那個侄兒,這回怎不見來?”

劉姥姥答:“板兒那小子太淘,前兩天上樹掏鳥窩摔著了,正被他爹關在屋裡不許出門呢。”

“小孩子總是跳脫些,人可沒事?”

劉姥姥打拱回道:“勞姑奶奶關心,那孩子皮實,倒是沒摔壞,就是把他爹氣得不輕。”

聽到姥姥說哥哥掏鳥窩摔著,青兒兩隻小眼睛疑惑地看著劉姥姥,顯然她並不知道這事兒。

上次劉姥姥帶著板兒,主要是怕王夫人、王熙鳳不認她這個窮親戚,畢竟她不姓王,板兒是王家的男丁,代表著王家,有板兒在,王夫人、王熙鳳就是再瞧不起他們這鄉下窮親戚, 也得顧著面子給些好處。

這次她是來還禮的, 而非打秋風, 自然是帶著乖巧惹人憐愛的青兒,比帶頑皮不聽話的板兒要好。

“沒事便好。”王熙鳳看破不說破,笑道,“姥姥快隨我走一趟,有你天大的喜事。”

劉姥姥一臉懵,不知道喜從何來,王熙鳳笑道:

“方才丫鬟跟我回說姥姥你來了,偏我們老太太聽見了,可巧老太太正想找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我這就來接你了不是。”

劉姥姥一聽慌了神兒,緊張道:“我這生像兒,怎麼見得呢?姑奶奶你就說我去了罷!”

王熙鳳笑道:“不相干的,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咱們還是緊著些去罷。”

說著便打了個眼色,丫鬟會意忙攙拉著劉姥姥往榮慶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