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京中的木料磚石已經告罄,就連那些不合格的寺廟道觀也被拆除,擇出上等的材料再利用,但仍是不能滿足這波省親建園熱的需求。

不少商人紛紛離京,準備去往南邊籌集貨物回京售賣,抓住這次商機。然而此時才做出反應的商人無疑是要被淘汰的,真正有眼力的,早在十日前就已經悄悄行動起來。

那些趕在最前面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本該是,可惜他們碰上了開掛般的陳潁,早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洞察先機,佈局籌謀了。

在上等木料已經被炒到天價時,在最先一批商人還在水上時,一家商號橫空出世,宣揚手中有著大量的木材石料,最令人震撼的是,這家商號的定價“極低”,至少相對於目前京中的價格,是極為良心的低價。

“你們聽說了嗎,現在上好的木材堪比黃金,也不知真的假的,我都想把房子拆了,我家那幾根房梁可都是好木頭。”

“大白日你做什麼美夢呢,木頭能跟黃金一個價的話,人家直接用黃金不就好了,建一座金屋不是更氣派。”

“噯,話不是這麼說的,雖然價比黃金有些誇大,但現在的確急缺好木料,建議這位仁兄趕緊回家拆房子,等發了財可要多來照顧生意。”麵攤老闆端著兩碗素面笑吟吟地上前插話。

“大爺,您二位的面。”

麵攤老闆擱下面匆匆回身,很快又端著一盤切好的熟肉回來。

“大爺,這是我家婆娘滷的醬肉,還請不要嫌棄。”

“老闆,這肉你還是自己吃罷,我趕著回家拆房子。”

這樣的場景在京城街頭,隨處可見,有面都顧不得吃急著回家拆房賣木的,也有後悔自己心急賣早了的,形形色色,無比彰顯著如今木材的急缺程度。

相比這些好運發財,或者幻想著發財的市井百姓,那些導致木價一漲再漲的所謂“上流”們,則是把目光齊聚在一家商號上。

“豐”字號,乃是紫薇舍人薛公所創,“紫薇”帝王也,“舍人”親信也,曾經的豐字號輝煌顯極,赫赫有名,自薛公離世後,後輩傳襲,雖再不能現當年風光,卻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商號,直至上任薛家家主病逝,豐字號落入一紈絝小兒手中,急速敗落。

以上這些,就是各家拿到的有關豐字號的資料,看完這些資料,再瞭解薛蟠的為人性情以及過往事蹟後,不少人紛紛搖頭,這樣一個不學無術、滿腹草莽的渾貨,能有這般生意頭腦?

最關鍵的是,賈家還在各處搜尋收購上等木料,若是薛蟠手中真有木料,以薛家和賈家的關係,賈家能不知道?

雖然都覺得這個訊息是假的,但誰讓他們急缺呢,死馬當做活馬醫,再不相信也要試試看。於是,在大部分人的觀望之下,極少數人前往了豐字號的店鋪,求購木料。

豐字號下屬的一間商鋪裡,賈璉剛安排完新一波宣傳事宜,正和薛蟠閒談,兩人的興致不是很高,原本他們預想的是訊息一經放出,各家必定蜂擁而來,然而都過去大半天了,連一個上門的都沒有。

“璉二哥,他們不是急缺木頭嗎,怎麼都沒人來,難不成訊息有誤?”薛蟠有些煩躁地問道。

“這才第一天,訊息剛放出去,那些人估計還沒收到訊息罷,不急不急。”賈璉心裡也有些沒底,現實情況和他預想的完全不同,他哪裡能想到,正是薛蟠過往的劣跡,讓人們望而卻步。

“爺,有客人來了。”突然傳來一道驚喜的聲音,讓薛蟠和賈璉為之一振,齊齊看向店門外。

一架“爬山虎”有節奏地搖晃而來,“爬山虎”又叫“滑桿”、“二人抬”,是北方常見的代步工具。

不過重要的不是來者的奇葩坐騎,而是終於有生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