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勞什子“以假亂真”店好死不死與他對門,明顯就是倪二那潑貨來報復他的。

至於周掌櫃會如何動作,暫且不提。

除了交給倪二賈芸的這家店,陳潁精心籌備專為女子開放的店也趁著省親大勢隆重開張。

說是一間店,規模卻遠比“以假亂真”店大得多,到不如說是一座樓,一個俱樂部,一座秘密基地更為恰當。

樓名“荊釵閣”,“荊釵”二字既指普普通通的百姓女子,又諧音“金釵”,代表富貴人家的女子。意為不論貴賤尊卑,皆是“荊釵閣”的客人。

荊釵閣明面上的掌櫃自然是平兒,被特訓幾日後,便走馬上任,她本就心靈慧敏,又經過了專業培訓,處理閣中事項倒也能忙中不亂,並且越來越嫻熟。

閣中不單平兒這個掌櫃是女子,上上下下,就連灑掃的也是女子。

當然客人也只允許是女子,不然豈不是成了烏煙瘴氣的三俗之地。

若是在平時,陳潁搞出這樣一座只許女子入內的所在,肯定會遭受到不亞於當初創辦《青嵐文集》時的口誅筆伐。

但陳潁偏偏挑了天家聖恩,准許嬪妃省親的時候,讓那些想要批判指責陳潁的“禮教衛道士”都張不開嘴。

這就是把握時機的重要性。

上面說的這兩項生意,的確足夠特殊,足夠引人注意,但卻並不是最賺錢的。

古器古件兒,各家都有珍私庫存,也就是銀錢不趁手的才會去“以假亂真”店倒換,並非是每一個準備接駕貴人的府上都會來光顧。

荊釵閣更是不賺錢,它只是趁著省親的這個好時機推出罷了,實際上是一門細水長流的生意,經營的也不是銀錢,而是人脈和資訊。

真正賺錢的是那些木石花卉,這是修建省親別院必須且急需的東西。

陳潁不打算自己單獨吃下這門生意,那樣勢必會找來許多人的眼紅,而且許諾賈璉帶他賺錢,也該給他些甜頭了,不能光利用他不是,不然豈不是成了連順治帝還不如的“周扒皮”?

當然,陳潁不準備出面,光憑賈璉的份量是鎮不住這門生意的,所以陳潁好心地給他找了一個十分給力的合作伙伴。

大皇子李鑊當初被順治帝委以“重任”,和陳家的雲字號一同在邊境與女真一族開通互市。

為此順治帝難得大方地給了李鑊五千精銳兵馬,是給,不是調撥。

後來因為白蓮教以及寧郡王李鈺等事,互市一直擱淺,這五千兵馬的良餉可是愁壞了李鑊。

李鑊曾數次來找陳潁,想讓陳潁幫他分擔分擔,但都背陳潁假借“這是皇上對殿下的考驗”,給忽悠過去了。

如今互市開通在即,陳潁擔心李鑊的家底已經被五千兵馬吃空了,萬一到時候到不了邊境那可就好笑了。

正好賈璉也需要一個厲害的合作伙伴,陳潁便想到了李鑊這個究極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