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此事真的是陳家背後謀劃的?

在場的諸多賓客紛紛低聲談論起來。

若真的是陳家為了報復甄家就連他們也算計了進去,那未免也太喪心病狂了。

然而事實就是陳潁想著這些冊子裡有詳細記載的官員早晚逃不過順治帝清算,自己拿來坑一波甄家,只不過是讓其提前暴露出來,讓順治帝不得不提前動手。

林如海和汪仁同也在受邀賓客之列,其他賓客大多是名單上官員的幕後之人,只林如海一身清廉,冊子裡只記錄了他是太上皇欽點的巡鹽御史,和榮國府賈家結親,並無汙點。

汪仁同雖然貪了不少,但他當初就是甄家和鹽商扶起來的,自然沒什麼幕後之人需要甄家賠償。

二人前來只是想看看甄應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此時二人遇上,正在人群角落裡低聲交談。

“林大人,由你保管的那本冊子緣何會到了甄家手裡?還是以我的名義,林大人當真好手段啊。”

汪仁同如同吃了苦膽,面色哀愁痛苦地責問林如海。

自從得知甄家在聽風閣曝出了一份官員資訊名單,他就覺得不妙,當他看到附加的文章裡提到冊子是他送去甄家的,他更是整個人都麻了。

他明白自己又進了圈套,林如海和陳家一起為甄家設的圈套。

他知道就算自己出來辯解也沒用,甄家壓根不會相信。

冊子的事除了自己和林如海知道,就只剩密摺裡提到過,而且密摺裡也並沒有上表自己和林如海分別保管了一本冊子,甄家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當時查抄李家的是自己,林如海是聞訊而來,所有人肯定都以為從密室裡抄沒的東西在自己手裡。

更何況他前腳剛去了甄家,甄家後腳就曝出名單,豈能不認為他就是去甄家送冊子的。

仔細想想,當時甄應嘉突然離去處理急事,怕也是對方計劃裡的一環,還有那個熱情地請自己喝茶的甄顥,應該也是陳家的人。當真是防不勝防,著實恐怖。

要不要提醒一下甄應嘉?

汪仁同剛一想到這個問題就直接在心裡否定了,自己現在肯定是不可能與甄家和解了,等甄應嘉騰出手來,必然會找他算賬。

那他為什麼要幫甄家拔掉甄顥這個暗藏的釘子,就留著陳家對付甄家用,最後多讓甄家焦頭爛額一些時日。

林如海故作一臉驚奇地道:“汪大人所言的冊子是何物,林某著實不知什麼時候同汪大人一起保管過什麼冊子。

還請汪大人莫要憑空汙衊林某的清白。”

汪仁同料到了林如海必會咬死不認的,這黑鍋他是甩不掉的,苦笑一聲道:

“罷了,官場爾虞我詐乃是常事,是汪某技不如人,才連番被玩弄於鼓掌之中,我認了。

只不過汪某想提醒林大人一句,與虎謀皮,終遭虎噬。還是不要得意的太早罷。”

林如海聽後,點了點頭笑道:“要是別人同我這般說,我是再不相信的,不過汪大人說這話我絕對是深信不疑,畢竟這是汪大人血淋淋地切身經歷過才有的感悟。”

汪仁同被林如海一番話噎的夠嗆,這不就是再說他和甄家嗎。

不過事實如此,他也沒甚好反駁的。陳家不過是因為他是靠甄家的勢上位的,所以才算計自己和甄家離心內鬥。

而甄家現在最恨的人裡,他怕是要排進前三。甄頫死在揚州,甄家捲入白蓮教的事情中都與他有關,甄頦的死,冊子的事情又與他有關。

哪怕他什麼都沒做過,只是被冤枉的,甄應嘉也不會信。

猛咳了幾下掩飾尷尬,汪仁同問道:

“這聽風閣收買甄頦的長隨來順兒,留下了痕跡,現在被甄應嘉這樣抖了出來,惡意引導,在場眾位賓客怕是都會先入為主,覺得是陳家在幕後操控一切。”

林如海撫須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在場哪個都不是傻子。”

汪仁同所說的“先入為主”,放在別人身上或許很致命。

但林如海覺得,聽風閣這麼多年來維持的公平公正更能讓人“先入為主”。

林如海雖然也很疑惑,陳潁為何會留下這樣的粗糙漏洞,被甄應嘉抓住。很大可能是陳潁故意而為,可笑甄應嘉還在此玩弄小心機。

想想陳潁那謹慎的行事風格,環環相扣讓人防不勝防的計謀。若是自己和甄應嘉異位而處,怕也是毫無勝算。

【這小子真是個妖孽】

趙旭要是知道林如海的內心感慨,必然會說:豈不聞“妖孽出,王朝替”,吾兒就是來顛覆這夏朝李賊的江山的。

吾兒有大帝之資,敢教日月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