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路頑鬧笑談,不多時便到了陳沁的小院兒。

站在院裡看著正屋的門楣,陳潁道:“沁兒,你也該給自己這院子起個名字了,正好就當成你的功課了。”

陳沁皺著小臉不樂意道:“哥哥,能不能不取名啊,我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

陳沁是個取名廢,向來不樂意取名字,此時陳潁讓她給小院起名,她瞬間便作了難。

見她那小模樣,陳潁和黛玉都忍不住好笑。

陳潁道:“給你三天時間,你可以在書裡找,也可以向人請教。三天後我可是要看到你親自想出來的有典故有意境的名字才行的。”

三人在院中說話,屋裡的人聞聲都出來相迎。陳潁才發現不單寶琴在這兒,香菱晴雯也在。

香菱忙熱情問好,“爺,林姑娘,你們回來了。”

寶琴也開心地叫了聲“潁哥哥,林姐姐”,屈身見禮。

不同於香菱她們和黛玉相熟,第一次見到黛玉的晴雯,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眼前這個未來的奶奶。

心下想著,嘴上就出了錯,晴雯向著黛玉行禮,口中喊著:“奴婢晴雯給奶奶請安。”

一時滿場皆驚,繼而都笑起來。見黛玉和晴雯一個羞急的飛紅了臉,一個臊的深深低著頭,陳潁救場道:

“這事怪我,之前只顧著叮囑她待玉兒要恭敬些,卻忘了告訴她現還只是定親,鬧出這麼個笑話了。”

救完場陳潁又去低聲安撫黛玉,姑娘家的臉皮本就薄,這當面被人叫作奶奶,黛玉如何受得了。

秦可卿也忙招呼大家進屋說話,緩解尷尬。

因著雪雁此事跟著王嬤嬤去安置黛玉的行李,收拾住處去了,陳潁便讓香菱先服侍黛玉。

進屋後,秦可卿和香菱忙端來熱茶給黛玉、陳潁還有陳沁驅寒。秦可卿將茶遞給晴雯,示意她拿給黛玉。

晴雯惴惴不安,端著茶走到黛玉身前恭恭敬敬地行禮、獻茶:“林姑娘,剛才都是奴婢嘴笨,冒犯了林姑娘,還請林姑娘責罰。”

黛玉也就方才那會兒有些惱,現在已經冷靜下來了。伸手接過茶喝了一口,說道:“我沒怪你,‘不知者不罪’,要怪也怪他不和你講清楚。”

晴雯敬茶賠罪,黛玉大方諒解,此事便就翻過去了。

香菱又將晴雯的身世說與黛玉,讓多愁善感的黛玉為之動容,心疼晴雯的遭遇。

因著有陳沁、寶琴以及香菱這些相熟的人陪著,黛玉初到潁川,倒也不覺孤單。每日姐妹們一起讀書、頑鬧,很快就融入其中。

三日後,是陳潁驗收陳沁功課的日子,陳潁攜著黛玉一齊到了陳沁的小院。

“沁兒,三天到了,你可想好了你這小院該叫什麼名字?”陳潁笑問道。

陳沁一臉自信,“自然是想好了。”

陳潁道:“哦,既然想好了那便說來聽聽,要是取的好,我給你個驚喜。”

陳沁一聽竟還有獎勵,高興不已,忙拿出自己想的名字給陳潁看。

陳潁看向紙上,寫著“望曦軒”三字,因問道:“倒是個好名字,不知你自何典籍所取?”

陳沁得意道:“取自‘山高入雲,遠望增狀,若嶺紆曦軒,峰駐月駕矣’,我這院子可是府裡最早看到早晨陽光的,叫作‘望曦軒’很貼切罷。”

陳潁道:“貼切自是貼切,不過這句出自酈道元的《水經注》,怕不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罷?”

陳沁急道:“哥哥你可別耍賴,你自己說的可以向人請教的,我才問林姐姐的。”

陳潁看向黛玉,黛玉道:“我只告訴她《水經注》裡有幾處很適合用在她這院子上,是她自己去找著取的名。”

陳潁點頭笑道:“那便算你過關了。”

陳沁惦記著驚喜,忙問道:“哥哥,考校完了,驚喜呢?”

“急什麼,驚喜在後花園裡,咱們現在就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