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發洩了怒氣之後,賈母也只得接受這個事實,如今黛玉已經定下了親事,她只得另想辦法將林如海攏在手裡。事到如今,她也就不再著急催促黛玉進京了。吩咐鴛鴦道:

“去讓人叫賴大來見我。”

鴛鴦道:“老太太,那寶二爺?”

“先讓賴大來見我,寶玉他想去,就讓他在梨香院在待一會兒罷。”

鴛鴦應聲安排了人去叫來賴大,賴大見禮之後,賈母吩咐道:

“你收拾收拾去一趟揚州,替我送上賀禮,再把璉兒叫回來。”

賴大領了命打點行囊,帶著賈母準備的賀禮登船前往揚州,此乃後話。

……

事情說會陳、林兩家定下親事,又過得幾日正是中秋佳節,李守義親自來請,邀趙旭和林如海赴宴吃酒,三人仍是親切熱絡,若不是從自家老爹口中得知實情,陳潁還真以為三人是親密無間的好兄弟呢。

中秋過後,陳潁父子在揚州稍停幾日,便辭別林如海回返潁川。臨別前,陳潁和黛玉依依不捨互訴柔情,約定明年春相見,一同進京。

中秋後不久,便到了秋分。陳潁還乘船漂在運河之上時,身在開封的祝夢嵐在祝府的後花園中舉辦了第一期“青嵐詩會”。

祝夢嵐按照陳潁預先設想好的流程,在十數日前便放出要舉辦詩會的訊息,訊息一出,開封大大小小的家族紛紛表示一定會讓家中女眷參加。可當祝家將特製的請帖送到諸家府上時,無數的響應聲消失不再,蓋因請帖上寫著祝夢嵐要廣集才女名作,收錄成冊釋出在聽風閣。

此舉一出,祝夢嵐霎時成了文人士子口中的妖女,就連祝家也被口誅筆伐,更有不少學子憤然退出應天書院,一時間祝夢嵐及祝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不過這些情況都尚在陳潁和祝夢嵐的考慮之中,一些言語攻擊算不得什麼,只要有人敢來參加詩會,敢向祝夢嵐投稿,那就依然有很大的勝算。

好在最壞的情況並未出現,世上總有遠見卓識的人,也有離經叛道的人,這些人或是看到了這件事的意義,或是一味好奇,要行世人之不敢行。總而言之,待到秋分那日,祝夢嵐的詩會如期舉行,果然有那麼些與世人不同的人前來參加詩會,並且在詩會之後,祝夢嵐收回的信封之中,無一是空的,也就是說,前來參加詩會的幾人,都願意拿出自家的閨閣之作讓祝夢嵐拿去在聽風閣發表。

待到陳潁一行抵達潁川時,正好趕上《青嵐文集》第一期正式在聽風閣釋出。《青嵐文集》一經發布,世言幾欲沸騰,全都是在指責祝夢嵐離經叛道,謾罵祝家文風敗壞,有辱先賢。還有前去參加了詩會的人家,也都遭到各種譏諷辱罵,就連一向受世人信服尊重的聽風閣以及陳家,都受到了不少腦子發燒之人的汙言謾罵。

許多人表示死也不會買《青嵐文集》,還向聽風閣抗議施壓,要聽風閣將《青嵐文集》撤銷。

對此,陳潁下令讓聽風閣發出公告,宣告:

第一,聽風閣將與祝家合作成立《青嵐文集》,旨在讓天下人都見識到閨閣女兒家的學識文采,讓世人知道何為巾幗不讓鬚眉。

第二,若有不服者皆可拿出自己的作品前來聽風閣釋出,與《青嵐文集》以較高低,若是滿口汙言穢語譏諷詆譭的陰私小人,須知小丑正是你自己。

第三,凡是參加詩會者,皆受到祝家、陳家的保護,若有膽敢因其詩會之事而欺壓中傷的人,將會遭受祝家與陳家的追究。

第四,聽風閣將在南方各地分部收集女子佳作,擇優錄入《青嵐文集》,歡迎各家才女前來投稿,向世人證明女子未必不如男。

此宣告一出,流言頓消近半,那些讓家中女眷參加了詩會的家族面臨的辱罵也為之大減,陳、祝兩家合起來的威勢,足以讓大部分人閉嘴,哪怕只是明面上的閉嘴。

陳潁初步的目的很簡單,只要將世人的反應控制在嘴上說說,不至於鬧事,鬧出大事甚至人命。這樣《青嵐文集》就可以頂著流言存在著,漸漸地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種種原因去看《青嵐文集》,發現其中的佳作,最終,接受《青嵐文集》的存在,甚至將其奉為經典,將有作品被收錄在《青嵐文集》之中作為衡量女子才名的標準。

控制住局勢後,陳潁寫了封信寄去開封祝府,向祝夢嵐和祝老爺子表示感謝,以及慶賀。邁出了這一步,《青嵐文集》已是初步成型,未來只需穩紮穩打,成功指日可待。

陳潁回到潁川匆匆拜見過老爺子陳鏡,再派人往揚州報平安之後,便一直再關注《青嵐文集》之事,掌控局勢。

這日局勢初定,陳潁寫完給祝夢嵐的信準備回聽雪院好好放鬆兩日,然後就被陳沁逮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