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革命者”與“守護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嵐看了看和他差不多高的爐子,明白自己是裝不了的,便點了點頭道:
“我進去收拾一下我的東西,你先讓他們幫你裝罷。”
朱嵐回了裡間,陳潁開門將四個護衛叫進來,指揮著他們安裝爐子,小屋不高,若是將煙囪裝在窗戶的位置,很可能排煙不暢,到時候就是滿室生煙的節奏,於是陳潁讓護衛在屋頂開了個口讓煙囪從屋頂伸出去。
之後如法炮製,在朱嵐的房間裡也裝好了爐子,煙囪從屋頂伸到外面,小屋喜獲兩個犄角。
將護衛辦成的“力夫”送出書院,陳潁回到小屋,看著桌上、書案上、還有地上的灰塵,陳潁感到有些心累。
【我之前到底是為什麼要辛苦打掃一遍,厚禮謝】
朱嵐看到陳潁一臉欲哭無淚的表情,不厚道地笑出了聲,見陳潁看過來他連忙忍住笑意。
陳潁看他憋笑憋得一抖一抖的,無奈道:
“想笑就笑罷,憋著對身體不好。”
或許是感受到了陳潁的善意投桃報李,又或許是覺得自己嘲笑陳潁有些過意不去,總之朱嵐笑完之後主動幫陳潁打掃房間。
“陳澤,你怎麼還買了斧頭和鋸子,你到底想幹什麼?”
陳潁有條不紊地將席子鋪在書案上,再抱來一床厚棉被鋪上,一邊回答朱嵐的問題。
“你別老是一驚一乍的啊,我不是說了要把小屋修繕一下嗎,沒工具怎麼行,這些是和商鋪老闆暫借的。”
“你還真要修啊,可是屋子不是不漏風嗎?”朱嵐不解問道。
陳潁道:“這般釘補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還是得好好修繕一番,畢竟這座小屋對程院長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
朱嵐笑道:“你這是不是再拍院長的馬屁?”
“你這人真不會說話,這麼好看的臉只可惜長了張嘴。我這是因為敬佩程院長,他是一位非常令我敬佩的教育家。”
“你才是白長了嘴呢,而且長得也不好看,哼。”朱嵐臉上帶著惱色,瞪了陳潁一眼,並進行“人參公雞”。
過了會兒,朱嵐問道:“陳澤,你為什麼敬佩程院長啊?”
陳潁便把程恪當年辭官教書的事蹟給朱嵐講了一遍,然後道:
“程院長是一個真知灼見的人,他早早地就看到科舉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弊端,只可惜太上皇是位武皇帝,當年沒有重視程院長的奏摺。
也正是程院長毅然辭官,才有了嵩陽書院如今文風開明,彙集各路英才的鼎盛現景,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看懂程院長所做的這些事情究竟是為了什麼,落後的制度是必然要被淘汰的,改革是大勢所趨。”
“那應天府學的祝老院長呢,他正好與程院長完全相反,陳澤,你怎麼看?”朱嵐拿出祝老爺子與程恪對比,陳潁並不意外,中州(河南)最好的兩座書院的院長,一個革新,一個守舊,常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較。
“祝老爺子啊,那也是我非常敬佩的長輩。”陳潁感慨道,“其實很多人愛將祝老爺子和程院長放在一起比較,然後爭論誰對誰錯,完全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兩位根本都不是一類人,如何放在能比較出來優劣。
程院長是一位勇敢的革命者,他看到了科舉和教育的落後,便毅然投身於這場改革大業之中;而祝老爺子就好比一個堅毅的守護者,守護著教育的最後陣線,不使其成為當權者操縱權利的工具。正是有祝老爺子這樣的守護者,程院長才能夠義無反顧地去城市改革之路。
所以他們兩人都是偉大的,缺一不可,有他們這樣的人是民族的幸運。”
朱嵐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原來‘革新’與‘守成’並不是對立、矛盾的。
來到嵩陽書院的第一個晚上,陳潁在書案上對付了一宿,第二天陳潁向程恪請了個假,動手將小屋修葺一新,並且砍來竹子做了張簡易的床,就此真正開始了在嵩陽書院的讀書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