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應天書院,“民貴君輕”(第1/2頁)
章節報錯
祝澤泉帶著陳潁一同到了應天府書院,祝家在開封府,應天府書院在應天府,這次是正逢中秋,再加上他本想安排陳潁和他孫女兒接觸,這才在開封停留了許久。
如今孫女兒去了家廟,不情願見陳潁,他也不好強求,萬一留了個壞印象就更加麻煩了。便帶了陳潁前往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位於應天府睢陽商丘古城湖畔,書院坐北朝南,三面環水,另一面緊鄰著古城城郭,整體看去莊嚴巍峨,給人一種沉穩厚重之感。
掀開馬車簾布,陳潁隔湖望著眼前這座古色古香,大氣磅礴的建築,心中無比激動,這便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應天書院”,有著“宋朝興學,始於商丘”之譽的應天書院。
湖畔上有一座拱橋,連線著書院與對岸,此橋名作狀元橋。駛過狀元橋便到了書院大門前,馬車停在書院門前,陳潁隨著祝澤泉一同下了馬車。
祝澤泉笑道:“陳小子,方才我們經過的那橋便是狀元橋,眼前這就是書院了,你覺得如何?”
陳潁答道:“莊嚴沉穩,大氣磅礴,觀之便讓人心中升起肅穆莊重之感,不愧是歷代文人推崇的讀書聖地。”
“既然你覺得這麼好,要不就留在這裡讀書,那什麼遊學真的沒什麼意義,不但浪費時間,還讓你無法靜心讀書。”
陳潁無奈一笑,這一路上祝老爺子可沒少跟他念叨這個,一副不勸服他不罷休的勢頭。雖然遊學的決定是不會更改的,但祝老爺子的這份心意陳潁還是無比感激的,若不是真心將陳潁當作是自己的後輩想好好栽培,誰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嘮叨這些呢。
“老爺子,真的很感謝您對我的這番心意,但遊學我是必須要去的,您就別唸叨了,我答應您最後留出一整年到您這裡來靜心讀書,這樣行嗎?”
祝澤泉拂著鬍鬚笑道:“這可是陳小子你自己說的,可別賴賬,答應了一年,只許多不許少。”
“行,是我答應的,老爺子您就放心罷。”
書院佈局由南向北依次是影壁、牌樓、大門,陳潁跟著祝澤泉進了應天府書院的大門,迎面看到一排屋舍,祝老爺子給陳潁介紹這是前講堂,一般書院都只有一個講堂位於書院的最中心處,但應天府書院還多了一個前講堂,這裡是供院外來客與書院中的學子、講師交流探討學問的地方。
前講堂兩邊有著東西兩道側門,再往北是明倫堂以及兩側的東西配房,明倫堂也就是應天府書院真正的講堂,講師、博士們給學子講學之地,兩側的配房便是學子們住宿自修之地,也叫作齋舍。
繼續往北是學院的藏書樓以及東西側門,再後面還有饌堂,也就是食堂,是學子們用膳的地方,我們在或者電視劇裡看到古代學子吃飯時管飯食叫做堂饌、堂食,便是原於此處。
再後面還有教官宅、崇聖殿、魁星樓等諸多建築,便不一一闡述了。祝澤泉帶著陳潁徑直到了他的住處,進門陳潁便見到一年輕學子正在整理書籍,見到有人進來,抬頭檢視,陳潁才發現此人正是院試時與他有過一段淵源的開封府“雲成公子”徐雲成。
“老師,您回來了。”
徐雲成見到祝澤泉,連忙上前見禮。
“徐兄,別來無恙啊。”
聽到有人與他打招呼招呼,徐雲成才發現祝澤泉身後的陳潁,一時間愣在原地,呆呆地看著。
時隔兩個月,陳潁再次見到徐雲成,發現他有了很大的變化。當然不是指容貌外表上的變化,而是他身上的氣質以及給人的感官有了很大變化。之前陳潁見到的徐雲成,臉上時常掛著標準式的微笑,行動不急不徐,風輕雲淡,讓人第一眼就覺得這應該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但第一眼之後,陳潁與他稍作接觸,就會發現很假,他的笑和淡然給人一種很飄虛,很不真實的感覺;而現在的徐雲成,看上去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書生,臉上沒有了那招牌式的微笑,變得嚴肅認真,但陳潁卻覺得這樣的他才是真實的他,也明白了為何在董淳和他的謀劃敗露後,依然有人願意與他結交。
徐雲成見到陳潁,先是愣住,又羞愧地低下了頭,他沒想到陳潁會跟著祝澤泉一同到來。
“陳公子,以前的事情,是我做錯了,多有得罪還請陳公子諒解。”
陳潁見他這副樣子,開口道:
“徐兄,你的道歉我收下了,以前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如今你也算是求仁得仁,望你今後好生跟著老爺子讀書學習,過去的事情便讓它過去,今後莫要再走歧路便是了。”
徐雲成恭敬一禮道:“多謝陳公子指點,雲成定然銘記於心。”
祝澤泉笑道:“你們這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如今再相逢,一笑泯恩仇,再好不過了。
陳小子,那就讓成雲帶你先去書院各處看看,晚間再來我這裡用膳。”
陳潁笑道:“那就麻煩徐兄了。”
“陳公子客氣了,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