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方彥華要徵了雲字號的蜂窩煤方子制煤賑災的訊息已經傳遍了京城。

坊間四處都有人談論此事。

“你聽說了嗎,工部大老爺要拿了雲字號的蜂窩煤方子用來賑災。”

“當然聽說了,這可是好事啊,雲字號的蜂窩煤價錢比木炭便宜,還更耐燒,只可惜數量不多,被那些大人物採購完,咱們根本買不到幾塊。

要是被朝廷徵了拿來賑災,咱們豈不是就能輕鬆買到蜂窩煤了。”

“說不定朝廷還會免費發放,畢竟是用來賑災的。”

旁邊一書生譏笑道:“你們倆竟以為這是好事,還真是見識淺薄啊。”

閒談的兩人皺著眉問,“不知這位老爺有何高見?”

書生笑道:“你們真以為朝廷是為了賑災才要拿雲字號的方子?哪為何不從雲字號採買,蜂窩煤價錢又不高。

歸根結底是朝堂上有人動了貪念,想要奪了雲字號的方子自己發財。

你看著罷,不出半年,蜂窩煤必然要價格上漲。”

兩人被書生的話唬了一跳。

書生不屑地笑了笑,繼續道: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與民爭利的口子一開,下面那些官員還不化身豺狼餓虎,到時候那些商鋪酒樓醫館甚至匠人,謀生的秘方都得被官府徵了去。”

這樣的對話一幕幕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上演著,原本對方彥華讚頌的聲音瞬間變成了指責謾罵之聲。

而坊間議論的物件方彥華已經做著得了蜂窩煤方子財源廣進的美夢,乘車南下了。

……

李埑在垂拱殿召見了何昭為首的數位內閣大學士以及中順親王和北靜王,商議該派何人為欽差前去揚州處理白蓮教一事。

“關於揚州出現白蓮教餘孽之事,幾位愛卿認為該派何人前去查辦?”

“皇上,臣以為此事可交託與揚州巡鹽御史林海,此人乃太上皇欽點,在揚州任職數年,對揚州的大小官員都有一定了解,查證起來也方便。”

有人出來推薦林如海,立馬就有人反駁。

“皇上,讓林海處理此事不妥,他本身就是揚州的官員,同樣被錄入了那名冊之中,如何能由他去查?”

“林海此人牽扯在此事之中,的確不宜由他來查辦此事。

包括揚州的所有官員,都牽扯進了這次白蓮餘孽的事情中,再查證清白之前都不好委以重任,幾位愛卿再想想可有其他人選罷。”

李埑心中不滿林如海“一臣不事二主”,一心效忠太上皇的做法,自然不願意對他委以重任,連議都不用議便直接出言否決了。

看了眼殿下那位頗受父皇喜愛的皇弟,李埑問道:

“忠順,你可有什麼好的人選推薦嗎?”

忠順親王有些錯愕,這位向來瞧不上他的皇兄會突然問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