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趙旭不願意詳細講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陳潁也大致知道了慧安師太不願回潁川的原因。

這殺兄殺父的滅門之仇,偏她還不能報,自然只能逃離這樣一個傷心地了。

陳潁不由有些擔心,讓這樣一個人照顧妙玉,還有師徒名分,老爹心可真大。

不過轉念一想,這慧安與姑姑是好友,已經照顧妙玉這麼多年,也有了感情。就算因當年之事有怨恨也是對父親對陳家。

不過該有的防備依然不能少,她雖然不太可能害妙玉,但是人心難測,陳潁不想去賭別人的善良。

妙玉受師父遺命不扶靈回鄉而留在京都,表面上看是怕妙玉一弱女子身懷巨財被親族覬覦算計,可也未嘗沒有其他隱秘的緣由。

趙旭從回憶中回過神來,笑道:“你小子倒是個天生的風流種子,出去一趟別的不說,倒是招惹了好幾個女娃娃了。”

陳潁臉上有些發熱,卻還是堅定地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兒喜歡她們的好樣貌,更喜歡她們的好品性。

再者也不曾因為兒女情長左右外面的大事。”

趙旭嘿嘿一笑,“要是影響了正事,你還能在這兒跟我說話,早去宗祠裡跪著去了。

不過你小子也別昏了頭,對那林如海的女兒,剛見面就又是送暖玉又是讓孫老給她調理身子,別上趕著獻好最後反讓林如海看不起。”

提起黛玉,陳潁笑了笑,眼神變得柔和。

“父親你還不瞭解我嗎,平時最是溫柔和煦,但內外公私我是極分明的。

林如海如今怕都要鬱悶死了,我對玉兒極好,在外面的大事上卻完全不給他面子,估計他現在都不想再見到我。”

趙旭突然眼神怪異的看著陳潁道:“你小子該不會一開始就衝著林如海的女兒去的罷。

跟我討了去揚州的差事,又跟老爺子討了孫老供奉,還有你那塊寶貝翠竹玉,好小子啊……”

陳潁臉上發熱,有些尷尬,“不瞞父親,我自請去揚州確有這麼一部分原因。

之前我做了一個夢,便是玉兒喪母之後被林如海送入京城榮國府,寄人籬下,夜夜哀泣,讓我十分心疼。

後來我讓人去查了,居然真有這麼一個人,所以我就和父親你請了去揚州的差事。”

趙旭沒有不信,倒是覺得頗為神奇,直言兩人有緣,又提醒道。

“林如海這人有些迂直,不過能為不差,最重要的是心裡有黎黍百姓,是個好官。

不過你別想著將他納入我們當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了。維持好關係,互利共存就是了。”

“孩兒曉得了。”

“成大事者雖不拘鐵血柔情,但絕不能過於剛直,要懂得變通,對於能做事的人容忍一些小毛病。

也不能沉溺於兒女柔情,感情用事,妨害大節。”

對於父親的教導,陳潁躬身受教。前世作為一個良善公民,這些爭霸之道,御人之術他是不懂的。

正如他之前帶著竹硯在潁川幹下馬的那幾個貪官,做的太狠太絕,讓很多有些小問題的官員都會擔心害怕,惶恐不可終日,最後還是老爺子出面發話才讓他們安心。

陳潁也因此落下了個“小魔王”的諢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