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西街家常風味店。

蕭悅一大早就過來了,準備做些適合冷天吃的東西,就從早食開始。

如今店裡早食種類已經非常多,但細想竟然少了一種主食。

——面。

蕭悅覺得實在不應該,哪怕米線的湯底和佐料已經完美,直接煮上面條讓顧客選擇即可……但她沉思一番仍決定重做一種。

就來一碗暖心暖胃,湯濃面軟的——濃湯面!

濃湯濃湯,重點當然就在湯底上,足量香油煎出扁而圓的荷包蛋,香味四溢間倒進切成三角形的豆腐,讓其在“滋滋”聲中炸制。

直到兩面金黃,它那漂亮的紋路和荷包蛋比起來,可以說不遑多讓。

豆腐塊不用盛出,蕭悅接著加入青色的蝦,再淋上一圈黃酒。

“刺啦”一聲,蝦變成了橘紅色,香味迸發,與豆腐的味道相輔相成。

最後蕭悅再加入一鍋開水和之前煎好盛出的荷包蛋,熬製個半刻鐘,湯底即是食慾滿滿的奶白色。

蕭悅兌換了一個新的大鍋將湯倒進去,這樣一鍋能任由顧客盛多盛少的湯底就做好了。

濃湯面“湯底”部分完成,“面”的部分自然就簡單了。

系統商城有現成的手工面,但蕭悅在店裡,自然就選擇自己揉。

面團揉好需要鬆弛,鬆弛完才能接著撒麵粉擀開,最後再用長刀切製成細條便也大功告成。

早食開張之前,手工面便提前一碗一碗燙製出來裝在特殊的容器中,兩個時辰都不會變坨。

屆時顧客拿上一碗,舀上濃湯,再放上簡單的佐料,定然能在這個深秋感受到來自濃湯面的溫暖!

果不其然,店鋪一開門,顧客聽說有新的早食,紛紛就圍過來拿上一碗。

接二連三的“呲溜”聲響起,光聽著就知道有多香!

不過蕭悅覺得不夠,早食是新增了,午食卻還差一樣。

聽蘇筱筱她們說,近日城裡天氣不好,導致不少人身子都不利索。

蕭悅便決定做一道養生健脾,補氣養血的——三七燉雞。

這道菜相對特殊,所用的“三七”是中藥,藥用價值極高不說,還可以新增在湯中作為輔料。

在這樣的天氣要是來上一碗,蕭悅相信定能俘獲不少人的心和胃。

未此她特意兌換了大砂鍋,準備待會兒就用它來小火熬製。

接著就是處理三七,系統出品的三七未帶泥土,顏色呈現淡淡的棕色,根根分明,聞起來就有一股苦澀味。

單獨吃起來其實更苦,不過搭配上雞肉的香和足量的湯,三七的苦味就會融合化解,吃起來會變得回甘。

蕭悅將三七的根須分好放置,接著準備了薑片、蒜片和蔥結。

雞肉則選擇更香的烏雞,需要斬成小塊進行簡單的焯水。

這些處理完,之後就是把三七根、雞肉、枸杞還有紅棗一起下鍋,全程小火熬製。

三七燉雞的味道並不是那麼純粹的香濃,漸漸的伴隨上三七的中藥味。

這引的前邊聞到的顧客眉頭直皺,直到午食上桌,他們看到了一個大砂鍋放在家常菜的旁邊。

上面不止寫著菜名“三七燉雞”,還寫了味道和功效——養腎健脾,活血化瘀,其味略苦,請各位顧客少量嘗試,若接受不了亦可搭配蘸水。

這反倒讓顧客們好奇了,紛紛上前嘗試。

結果第一個顧客一開啟蓋子,撲面而來就是雞湯的濃鬱和三七的苦味,動作不由得糾結。

本著月汀自助沒有難吃的菜,他稍微舀了一碗。

半個時辰後,這道三七燉雞中比雞肉更先被舀完的是三七。

蕭悅自己都沒想到,前往一樓一看,不少人吃的津津有味,她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