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白玦的身體漸漸透明,最後沙化飄散在半空中,白玦消失之後,沖天的光柱也隨之消失,一切歸之平靜。

混沌世界外滲入的混沌之力也逐漸消散,有了白玦的鎮壓,整個世界重歸正軌。

秦櫟看著陷入了情感漩渦裡的淨淵緩緩走上前去說道:“淨淵道友,這是白玦道友自己的選擇,不是我們能左右的,還請你節哀。”

淨淵偏頭看向秦櫟,先是呆滯了一會兒,然後才點了點頭。

“貧道亦不知白玦道友對上古道友如此情深,之前貧道還只道白玦道友無情無義,對後池那般無情,如今看卻是貧道錯怪他了。”秦櫟嘆道。

淨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然後走到了一旁,看著一尊雕像緩緩落淚。

秦櫟順著淨淵目光看去,雕像是雕的是一個女子,看淨淵的模樣應該與他關係匪淺,但是這個時候秦櫟也不好問。

見淨淵無意離開這裡,他便悄悄地離去了,任由淨淵一個人在這裡追憶往昔。

………………

混沌之劫過去了。

三界迎來了一個和平的時代,三界眾生也不用再擔心何時仙妖兩界又起戰端。

之後數年,天界天宮由風染即位為天帝,妖界由妖皇森簡掌控,而淨淵則是迴歸神界主持大局。

白玦赴劫之後的十年間,神界諸神接連醒來,但是沒了法力,無法處理事物,所以神界的政務都交給了淨淵。

淨淵被逼無奈,只得接受,逼著自己處理了幾年事物,但是隻過了幾年,他便把事物再次歸還給了炙陽,而他自己再次逍遙快活起來。

每日裡不是來找他,就是去請池宮找後池。

這樣的日子又過了數十年。

自白玦赴劫後,秦裡便離開了妖界,來到了天界,自己選了一座山頭修行,地點距離瞭望山不遠。

他成天成天的盤坐在山頂,接引日化月華之力修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這種節奏下渡過。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時間是和別人一起渡過的。

一年之中,總有那麼幾天,淨淵會來找他喝酒發牢騷,淨淵來的時候,秦櫟也不怎麼說話,就聽淨淵,時不時附和一兩句,不是秦櫟願意和淨淵聊天,而是如今三界太平,根本無事發生,淨淵和他聊的都是一些不堪入耳的東西。

聊了那麼幾次之後,秦櫟自然就不怎麼歡迎他了。

索性這地界也不是都如淨淵那般,還是有幾個正常人的,列如隔壁瞭望山的東華,他每年也會來幾次,向秦櫟請教問題。

東華因為禮數,為人處世得體,秦櫟也願意教他,所以這幾年東華的修為飛速精進,到了已經快要晉神的地步。

自此秦櫟在這方世界已經待了五十餘年,除了前幾年四處奔波外,後這幾十年,秦櫟幾乎沒出腳下的這座山。

這座山被秦櫟取名望道峰,這名字和山無關,純粹就是秦櫟心境體現。

他在這望道峰上之上修行五十餘年,彷彿真的看到了道,只覺得元神修行大有精進。

這五十餘年來,三界陷入和平,仙妖兩界因多年戰亂兒兒引起的仇恨也有所緩解,雖然仙妖兩族依舊不太來往,但是已經不至於見面就廝殺了。

仙妖兩界的關係大大的改善,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復如初。

秦櫟在這方世界雖然無事,但奈何肉身還沒有醒來,他只能等。

就這樣,時光悠悠,又是五十年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