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創造出這麼一個小洞天,和鍾離權的的手段有很大的關係,秦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從中學到點。

………………

就這樣一日的時間飛速而逝。

翌日清晨。

終南山脈的一條小徑上,一少二老,三個風格各異的道士自由暢快的走著。

司藤的道袍乃是秦櫟的縮小版,秦櫟拿著一柄拂塵,而司藤則是揹著一個小包袱,看著很是怪異。

而一旁的鐘離權則更怪,他雖然是道士,但是從不穿道袍,一直都是這麼一副袒胸露腹的樣子,拿著一把大蒲扇,不管天南地北,還是春夏秋冬都不會停。

既無仙風道骨之姿,也無玉樹臨風之感。

鍾離權的賣相不是很好,所以雲遊的時候很容易被人看清,不比呂洞賓,不管走到哪裡都受歡迎。

秦櫟看著眼前的鐘離權,忍不住的笑了。

因為是神仙,所以灰塵不能近身,這就導致他幾百年來從不換衣服,一直都是這麼一副樣子。

特別是那大肚子,要不是秦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會以為他是喝酒喝出來的。

“鍾離道友,不知此行你可有方向。”秦櫟問道。

鍾離權沒心沒肺的扇著蒲扇,笑著指著東邊。

“好,就聽道友的,往東走。”秦櫟看著鍾離權所指的方向說道。

說罷,三人順著山間小徑一路東去。

………………

就在秦櫟一行人下山東走的當口,袁天罡也叫徒弟開始收拾行禮,他們也準備走了,因為若是不走,說不定就走不了了。

昨日皇帝雖然被秦櫟一手扇會了皇宮,但是保不齊今日還會再來,他不想招惹麻煩所以只能走。

而且就算皇帝不來,那些希望得道長生的權貴人家也會來,還有那些同道。

到時候,他見不是不見也不是,所以何必留在這是非之地給自己找不痛苦。

袁天罡對觀中的徒弟交代了幾句,叫他們趕快整理行禮,然後去哪裡等他,而他自己則是出了觀門向著大興善寺。

那日大興善寺的異像他自然也是看到了的,但是因為要穩定境界,他也就沒有去探查究竟,如今離去之前他非得探查一番不可。

袁天罡來到了大興善寺外,遞上了自己的名帖。

袁天罡在道佛兩教有些名氣,所以大興善寺的僧人接待了他。

“不知袁道長,此次來訪是為了何事?”知客僧問道。

“貧道見過圓真大師,此次前來,實屬好奇,幾日前那等霞光,隱隱有以貴寺為中心的意思,所以貧道此來便是想知道那日到底發生了何事?”

“阿彌陀佛,原來如此。”圓真雙手合十的念道。

“此事在寺內並不是什麼隱秘之事,當日很多僧眾,包括來禮佛的香客都看到了,那時貧僧就知道,此事瞞不下去,道長若是想知道就跟貧僧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