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文鴦最為好打(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回到草原飲毛茹血的日子,劉淵已經過不慣了,其實,不只是劉淵,就連劉靈、劉景等人,也再回不到從前了。
“陛下,就現在的亂局,我們萬萬不能坐以待斃,依臣之見,不如直接是直接兵發開封,與晉國軍隊合兵一處,擊破文鴦,到時不管是反推洛陽,還是攻取荊襄,都是不錯的選擇。”
崔遊察顏觀色了好一陣,見劉淵對撤退往渤海的建議不滿,即重重的咳了一聲,身體顫抖了好一陣,開始向劉淵獻上最後的一計。
在被崔家事實上逐出之後,崔遊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這一次要不是弟子朱紀攜扶著,他都起不來床。
人老了,講究一個落葉歸根。
但現在,崔遊卻回不了老家,估計也進不了祠堂了。
崔諒、崔述等嫡系子孫現在一心想著討好趙廣,投奔漢國,視他崔遊如毒蛇,又怎麼可能做觸怒漢國朝堂的傻事來。
劉淵掃了一眼自己的恩師,崔遊老了,精氣神也不行了,不過,他的眼光還是不錯,一下就看出了趙廣漢國的虛實。
河東有魏容、洛陽有羊祜、開封城外的中牟有文鴦,這三人之中,誰最弱小?
一般人來選擇的話,肯定不會選文鴦。
但在劉淵看來,恰恰最弱的一環就是文鴦。
素有傳聞,文鴦雖然勇冠三軍,但卻少有智謀,劉淵覺得,以他的學識和才能,對付一個叛來叛去的傻大個,應該沒有問題。
“崔先生,我在洛陽求學時,曾聽說當年董太師挾天子令諸侯,使得關東十八路諸侯會盟勤王,不知可有此事?”
劉淵手捻著頜下剛剛長出的鬍鬚,不置可否的朝崔遊問道。
崔遊點了點頭,不知劉淵此話何意,不過,董卓西涼鐵騎入洛陽那段歷史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劉淵眼睛一亮,猛的站了起來,沉聲道:“接下來,我們這一支晉軍,將會以河間王的統領下,出兵勤王救援開封,崔遊、朱紀,你二人與晉國朝堂上的官員熟諳,騙開城門之事就交給你們了,劉靈、劉景,你們抓緊時間,操練人馬,對付文老虎就靠你們了。”
劉淵決定要勤王進軍開封。
這一決策頗有當年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氣概,好歹劉淵也是前趙的開國皇帝,在魄力方面從來不缺。
實際上,面對趙廣時不時祭出的意外之招,劉淵已經失去了長期抗衡的信心。
這些年來,他東奔西走,苦心經營,好不容易攢下了一點家底,卻在趙廣一次次的打壓下,不得不棄家而逃。
巨大的羞辱深埋在劉淵的心中。
他要反抗,要報仇,要讓趙廣的如意算盤打碎,退守渤海太過中規中矩,趙廣肯定早有應對的方略,而打著勤王的旗號,鯨吞司馬炎留下的遺產,整合兩家之力逆襲趙廣,這想法是如此的誘人,讓劉淵無法拒絕。
虎牢關吃了敗仗之後,文鴦、文虎率軍趁機佔領了豫州的大部分地區,晉國現在只剩下了兗州、青州和徐州三州之地。
司馬衷是個傻子。
晉國朝堂上外戚賈家、楊家,司馬家內鬥不休,這可是亂中取粟的好機會。
劉淵手裡,有河間王司馬顒這個傀儡,司馬顒是司馬炎的堂兄弟,在司馬家的輩份來說,已經不低。
佔領開封,令司馬衷下詔,任命司馬顒為太宰、大都督,而劉淵則隱在幕後,實際掌控晉國大權,等到時機成熟,再效仿司馬昭來一個篡晉。
司馬家既然能代魏,他劉淵又何嘗不能代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