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天翻地覆。

中原一帶,開封被攻取後,漢軍沿著穎水,以摧枯拉朽的態勢向陳留、梁國、譙、濟陰、山陽、沛、魯等郡東進。

一時間,兗、徐、青三州各郡城頭變幻大王旗,晉國的黑紅底色旗幟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面明黃色的漢國王旗。

十二月二十八日。

趙廣領軍到達高祖劉邦的家鄉,沛縣。

隨同趙廣一起到沛縣的,是魏容、寇林等幾個最早跟隨趙廣的老弟兄,這也正契合了高祖返鄉時哼唱的那一首《大風歌》的場景。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劉邦最後那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趙廣則並不認可,漢國如今名將、良將、猛將、勇將、智將都有,最不缺的就是猛士,而他趙廣也不是四十多歲起兵、垂垂老矣回鄉的劉邦。

大漢統一的大業,還有“渡江攻取江東”這個臨門一腳要完成,他來沛縣只不過是想繼承了漢國的國蔭,到沛縣來祭掃一番,也是應有之義。

“晦氣,城垣完整沒有毀壞,看上去怎麼又是不戰而降的?”沛縣城外,鷹揚將軍魏容策馬前出,看了一眼低矮城垣忍不住嘟嚷起來。

沛縣城樓上,十餘面繡好的“漢”、“趙”旗幟插在城頭高處,生怕前來進攻的漢軍將校沒有看到。

漢軍東進一路行來,渴望求戰的魏容鬱悶不已,他竟然找不到打仗的地方,就連小規模的戰事都沒有。

這也難怪,開封被漢軍猛攻了有二個多月,晉國後方的各郡、縣能戰之將、可戰兵早已被抽空,就算有個別的漏網之魚,也早早的逃到了徐州廣陵郡一帶。

在沛縣的城門口,聽到大漢皇帝到來的訊息,一眾鄉老們不顧年邁,從各自的鄉邑或坐車、或由子孫揹負著前來相迎。

“吾等高祖遺民,期盼大漢天軍久矣,期盼大漢復興久矣!”一個柱著柺杖,走路都要攜扶的八旬老者用盡全身的力氣叫喊道。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在領頭宿老的帶領下,眾沛縣三老跪倒高呼萬歲,討好的笑容堆砌在這些人的臉上,彷彿他們一直是漢國的臣民,從來沒有在魏晉兩朝生活過一樣。

趙廣領軍入沛縣,與眾鄉老一番敘談,暢談大漢治國的理念,以及要繼承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的遺志,發展大漢、再現萬夷來朝的盛景,心靈雞湯一遍遍的敘說下來,這一眾沒見過世面的沛縣鄉老激動不已。

大業四年,元月。

在漢國博聞司的統一運作下,這些被洗腦的鄉老、愚民被送上一輛輛巡遊的馬車,他們將被前往漢國新佔領的郡縣,為彰顯趙廣大漢政權的合法性而宣講。

輿論陣地,其重要性不亞於戰場。

趙廣從後世而來,對此更有深刻的認識。

兗青徐這三州不比關中、蜀中,這裡受魏晉影響多年,民眾對漢國的感情已經漸漸淡去,重新喚起百姓士子對驅逐諸胡、北狩草原的強大漢王朝的懷念,是統治這幾個州郡的關鍵。

只有掌控了人心,才能治理好地方,若是人心動盪,那什麼好的政策,也無法推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