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很無恥,但卻偏偏如魚得水,到哪裡都混得開。

程遐就是這種人,在傍上王浚之後,開始時他還和郭敬商量幾句,待真正見識了薊城花花世界後,程遐對於勸說王浚放石勒入城就沒什麼興趣了。

有幽州刺史保護自己,程遐哪時會在乎一個胡虜酋帥。

石勒,一個殘暴的胡酋,不講信義,不講人倫,這等莽夫根本不值得效忠。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程遐便開始有意無意的躲著郭敬,要不是擔心王浚對自己的“人品”打低分,程遐分分鐘就想把郭敬等人出賣掉。

郭敬沒什麼眼力,能力也平平,在程遐躲著他之後,還依舊傻乎乎的跑去找,去問有沒有遊說王浚,一直到碰壁了十餘次後,郭敬才回悟過來,程遐另投主子了。

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郭敬只能悄悄的潛出城外,去尋石勒報告薊城遊說不順事情。

石勒此時已不在易水一帶,嚴冬在野外作戰不是鬧著玩的,李矩那等不把人命放在心上的“神將”可以完全不計傷亡,石勒本錢少,手底下的一點點騎兵保護著還來不及,哪裡再會繼續和李矩對耗下去。

李矩不知道,自己會在石勒心中有這麼高的評價。

他只是忠實的執行了趙廣給予自己的命令。

消耗對手,消耗自己,拼一個精光。

平陽營沒了。

趙廣答應會給自已重建,而若是放跑了石勒,那他李矩在漢國也不用混了,直接捲了鋪蓋回老家平陽當一縣吏好了。

——

石勒被漢軍諸部圍於易水。

如程遐、郭敬那樣百餘人小股隊伍假扮商隊、流民,逃出漢軍包圍圈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但這等分散突圍之後,石勒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人馬也就散了。

三國時代,屢屢可見一時聲勢浩大的勢力轉瞬而起,又馬上跌落,原因就在於此,在缺少現代化通訊工具的情況下,部隊散了也就完了,就算是最為信任的部下,也有可能這一輩子再不能相見。

這就是為什麼徐州兵敗後,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古城重逢時,會激動的淚流滿面,不容易吶,他們三個都以為,再見面的機會渺茫之極。

從十一月下到次年元月,石勒率軍在漢軍包圍圈中左衝右突,李矩這邊不行,他就帶著精騎衝殺到了西面的獨孤勝、呼延衍守衛的上谷一線。

然而,石勒求戰要速戰速決,獨孤勝卻根本不想與石勒硬拼避戰。

收編的那些雍丘雜胡,打打汲桑沒有問題,要是碰上石勒這等猛將,那只有一個下場,就是被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