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承府中,以樊建、費氏為首的反趙力量進一步整合。

在一番密謀之後,樊建最後總結陳詞:“太后,諸位,我們必須先下手為強,絕不能幹等下去,不能讓趙廣那閻王將皇帝廢了.......。”

“有句老話說的好,燈下黑,趙廣那廝在軍中,有將卒保護,我們不能奈他如何,現在,他回到了長安,我們的機會來了,太后,你的任務是想方設法,接近皇帝陛下,還有張星彩、諸葛婉等人,從她們那裡套取趙廣的行蹤。李流,你從氐人勇士中挑選死士百名,隨時等候刺殺的命令。”

“還有費承,你和董宏負責聯絡撤退的路線,事若不成,我們當速往天水郡,在那裡李癢、蒲懷歸兩支氐族聯軍已經控制住了白馬羌,楊飛龍那廝要是不聽話,砍了他的頭顱,為吾大軍祭旗。”

樊建殺氣騰騰,豪言壯語迭出,讓費氏等人茫然間生出幾份敬意來。

這樣一個即將入土的老者,為了皇帝劉衡能夠親政,甘願冒失敗被殺的風險,這是何等的一種氣魄。

費氏等人一一允諾離去。

李流等氐人士兵,就隱在吉慶坊的周圍,這裡的費氏的別宅,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沒有特殊的原因,漢國的巡城士兵也不會到皇帝母親的府上來察看。

——

董宏從費承的府上出來,一路急匆匆的向自已的家中而去。

他的神情略有些慌張,今日所議之事,樊建敘述之時,直讓人熱血沸騰,而當出門被風一吹,冷靜下來,董宏猛然清醒過來。

“這是謀逆呀,什麼皇帝親政,劉衡他同意嗎?什麼刺殺趙廣,趙大將軍的戰績全勝,單挑更是無敵,就憑一百多人氐人去圍攻他,也不知是誰殺誰?”

什麼辦,這賊船上了要下來就難了。

誰叫他整天和費承形影不離,好的快要共妻一樣,這會兒發覺不對了,他董宏說的話,又有哪個會信?

要不,找誰先行告發,也好立功脫罪?

這個念頭在董宏心中一滋生,就如同野草一般,瘋狂的生長起來。

董宏和費承雖然在漢國都不得志,但董宏在長安城中,還負責了協助陳壽處理郡務的事宜,雖然只是些瑣事,但非常的考驗人的治政能力。

“也罷,這事還得和陳太守報告,聽說太守與大將軍是沓中的舊識,由他來傳達,比旁人要可信得多。”

董宏快到家門口時,終於想通了其中的要害,一個轉身朝陳壽的府上走去。

在自己的地盤上夜行,董宏放心得很。

長安是漢國的都城。

不比尋常的城市,這裡的晚上會有宵禁,董宏這樣有官身的人行走,遇上巡察的隊伍只需出示身份證明即可放行,而李流等氐人卻是不行。

長安太守,陳壽府上。

最近的幾年裡,陳壽這個追隨趙廣最久的老部下,已經漸漸淡出了漢國的權力中樞,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編寫《三國志》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