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毒士張賓來投(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孟孫,你在前面可駐足了半個時辰了,且與我等說說,你這個自詡張良的大智者,這次遇上的是否是漢高祖?”
人群之中,一個士子認識這瘦高年輕士子,連忙叫喊起來。
張賓聽到有人叫自己表字,回頭看去,卻是舊日在中山國時就讀的同窗。
“大將軍不是高祖皇帝,但大將軍卻比高祖皇帝還要厲害,賓服了。”張賓微微一笑,撩起袍子下襬,第一個朝著署閣而去。
“孟孫,你這是要投漢?”有猶豫不決計程車子沒想到眼高過頂的張賓這麼說,遂用驚異的目光投向張賓。
“這天下九州,漢國已佔其六,吾等若還是觀望,那豈不是坐失良機,賓先行一步,在大將軍府上等著諸位。”
張賓說罷,也不停留,即快步向署閣,也就是趙廣大將軍府所在而去。
張賓是冀州少有才名的智士,其父是晉國中山太守張瑤,在漢國佔領了冀州之後,張瑤這個晉國任命的太守也沒有了繼續留任的底氣,只能辭官先回趙郡南和縣故里。
沒了父親的蔽護,張賓便想著,投奔趙廣試試運氣。
從他打探到的訊息來看,這位雄才偉略的漢國大將軍經歷甚是傳奇,區區一個軍侯,居然逆勢而上,一路搏殺成為了大將軍,這還在其次,更讓張賓驚訝的是,趙廣並不只是一個軍中猛將,而且更頗有權謀。
劉諶的繼位和隨後的戰死,在旁人看來,再是正常不過,抵抗魏軍最後兵敗被殺,但在飽讀過經書史籍,又崇拜張良、陳平這等謀士的張賓看來,趙廣雖然沒有什麼異常動作,但卻客觀上漠視了劉諶敗亡的結果。
要是趙廣不起意北伐關中,留在劉諶身邊,會是什麼結果?
以趙廣的本事,如果一直留在巴蜀的話,恢復蜀漢三分天下的局面應當沒有問題,至於如現在這樣開創新漢的基業,張賓認為,蜀漢要謀取關中的機會,就只有鍾會兵發成都那一次,錯過了就不會再來。
魏軍內訌,正好給了趙廣以可乘之機。
而等到如歷史上那樣,司馬炎整合完入蜀魏軍諸部,那趙廣再想孤軍北上,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趙廣不知道,他的經歷和事蹟已經在冀州傳開,張賓這樣喜好權謀的讀書士子更是把其中的細節分析又分析,解碼又解碼,恨不得把趙廣沒有考慮到的細節都計算進去。
“張賓,張孟孫,冀州趙郡南和縣人,是他?”趙廣聽到守門小校稟報有一群士子投來拜貼,為首之人姓名為張賓時,心中一時覺得這名字熟悉的很。
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這人不就是石勒身邊的智囊,後趙國的右侯,人稱張相的張賓嗎?
石勒能夠在諸胡爭雄的亂局中,建立後趙國,張賓功不可沒。
從五胡十六國的歷史程序來看,真正意義上可以稱得上漢之張良、陳平的謀士,以趙廣的眼光來評判,只有兩位:後趙張賓,前秦王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