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中,祖逖和劉琨名垂青史,讓人銘記,李矩、郭默的名字則淹沒於史籍,如同他們的名字一樣,默默無聞。

但是,被他們解救的漢人不會忘記。

歷史上,李矩官職最高做到都督司州諸軍事、安西將軍、司州刺史。更為可貴的是,就算是祖逖也曾在戰事不利時,撤退到南方東晉境內休整,而李矩自始至終戰鬥在敵後,一直到最後兵敗身死。

前趙的劉聰、劉靈,後趙的石勒、石虎,都曾是李矩的對手,他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就算是後趙皇帝石勒也挺過去了。

但最後,在與石虎的一次交戰,李矩被東晉的友軍拖累,只能孤軍奮戰悲壯戰死,跟隨他一起與羯胡作戰的千餘乞活軍無一人逃生。

李矩之後,乞活軍一部歸附到陳午、馮龍兩人麾下,這支漢人流帥武裝始終活躍在抗虜的第一線,前撲後繼,其事蹟在史籍已經不考........。

趙廣剛剛北上,就收編了李矩這一員大將,心中甚是高興。

祖逖、劉琨畢竟還年幼,他們的作用發揮還要再過幾年,甚至十餘年,而李矩則不然,這個青年流民帥已經能夠獨擋一面了。

李矩加入之後,趙廣這支漢軍更加的如魚得水。

元月十日至二月六日,漢軍在鄴城一帶上演了一出“二攻鄴城”的好戲。

漢軍拿下內黃,突然疾攻殺向鄴城,嚇得司馬顒一面收攏僅有的一點晉卒,一面連續向劉淵求援。

要是被趙廣抓住,姓司馬的沒一個好下場。

劉淵此時,正在朝鄴城方向回師,得到司馬顒的急報,連忙向鄴城方向殺將過來,豈知等他到達鄴城時,趙廣卻又跑到了更北面的常山一帶。

常山郡的東面,就是幷州刺史部的上黨郡,漢國幷州刺史傅僉的一萬漢軍此時正在攻打井陘,要是趙廣跑過去兩面夾攻,那整個常山一帶就崩潰了。

想到這裡,劉淵又急急帶著本部騎兵衝向了常山,不幸的是,他這回又撲了個空,趙廣這個狡猾的傢伙,竟然只是遣李矩帶了二百餘騎兵北上常山,自己又跑到黃河邊上的延津一帶休整去了。

等趙廣休整的差不多了,第二次舉兵攻打鄴城,司馬顒本以為趙廣不會再來了,所以也沒及時佈置防禦,結果被漢軍一個突襲,打得司馬顒哭爹叫娘,手頭僅有的五千晉卒丟掉了三千。

二千人守鄴城。

想想都覺得難,司馬顒一面將河間王府的所有家僕、城中官員、將校的私兵都派上城垣,一面又繼續向劉淵求援。

劉援正在常山返回鄴城的路上破口大罵:“司馬文載,我劉元海下輩子要是再和你同窗,我就是豬,就是牲蓄。”

司馬顒為了拉攏劉淵,在前一陣將自己的妹妹送給了劉淵,娶了司馬家的女人,怎麼著也得賣賣力氣,更何況鄴城正好處在連線河內、常山兩地的要衝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打仗,司馬家的人都是低能兒、豬隊友。

趙廣殺到鄴城又怎麼樣,一支沒有攻城器械,四處遊蕩的軍隊,是不可能拿下像鄴城這樣的堅城的,這個司馬顒也不知是怎麼回事,被趙廣給嚇傻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