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闢敵後戰場(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這一趨勢會隨著漢消胡漲而變化,劉淵的這次南侵,如果不給予重擊,那麼黃河以北的大片國土將淪為胡族放牧的牧場。
趙廣決定在胡虜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漢軍以精兵的形式,分數路北上襲擾,主要的戰術,就是效仿開闢敵後抗日戰場,深入敵之背後,建立游擊區和根據地,發動受到胡人迫害的漢民反抗暴政。
事實上,像劉輿、劉琨、祖納、祖逖這樣帶著家族一起南逃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底層平民根本不可能離開家鄉長途奔波。
在如今的河內郡和冀州諸郡,還是漢人居多,趙廣要做的,就是如亮劍中一樣,李雲龍所部以分散對分散,以小股對小股,以精銳對精銳,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將劉淵等胡虜悉數埋葬。
為了激勵士氣,趙廣將親率一支漢騎,從孟津渡正面突破劉淵的營壘,向冀州常山郡方向疾衝過去。
常山一帶,是趙雲的家鄉,也是趙廣從未到過,但卻心心念唸的地方。
白馬銀槍常山趙子龍,這個名字讓趙廣為之自豪,為之敬仰。
而今,他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和父親趙雲一樣,為常山的父老所知曉,所認可。
親征敵後,當然有危險,但自古馬上得天下,未聽說坐在家中就能得到天下的,征戰天下,哪有不危險的地方。
前三國時期,曹操、劉備等英雄豪傑,在統兵作戰時也每每帶兵在前,劉備甚至有好幾次,都將家眷拋棄於後方。
其中原因就是他要親率將士出征,而甘氏、糜氏兩位夫人跟不上騎兵迅速轉移的速度。
到了三國赤壁、漢中、夷陵、合肥等大戰之際,曹劉孫權等人已經是眾人傾慕的主公,卻仍然矢志領兵于軍中。
相反,到了後三國時期,司馬炎、劉禪、孫皓一個比一個廢,真正帶兵上陣的卻沒有一個,孫皓雖然經常嚷嚷著帶兵北伐,但其實也只是乘著樓船在江上飲酒作樂,根本沒有膽量跑到合肥城下與晉軍邀戰。
三千步騎,是趙廣北上統領的軍隊數量。
在跟隨的將領方面,漢國上下這次沒有聽趙廣的,而是精挑細選,把最為優秀的將校給派到了趙廣軍中。
北宮純領涼州大馬八百輕騎,這些從涼州來的騎兵部隊,已經在洛陽休整了很長時間,北宮純已經多次請戰,要是再不把他派出去的話,還不如放回河西走廊,去尋慕容鮮卑殘部的晦氣。
薛季的親卒營中,被挑選到的共有五百人,相比總數達到二千人的整個營,錄取的人還不到三分之一,這其中有因傷行走不便的,有需要留守的,而選出來的五百將士,皆是以一擋十的精銳之卒,同時,他們的家人均在巴蜀和關中,對趙廣的忠誠也無需懷疑。
除了這兩部之外,趙廣還將柳初的漢中營一部、張瑛的無當營一部帶在身邊,這兩部漢軍將士共計一千五百人,他們的戰鬥力或許不是最為強大的,但堅韌度是最硬朗的。
失敗打不倒。
困難嚇不怕。
就算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也會在所不惜。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