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的性子殺戮果斷,決心既定,也就不再猶豫。

在官渡開闢另一處戰場,這個任務相當的危險,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擔當。

漢軍諸將中,有文鴦這樣的猛將,但智謀上卻有不足;有羊祜這樣的智略出眾的名將,但在武勇上又稍有遜色;其餘將領,更無法勝任。

在思謀再三之後,趙廣決定親率一支水陸精銳之師直撲官渡,待焚燬了晉軍糧秣、輜重之後即速返回。

對於趙廣深入敵後、親自出擊的決定,漢軍眾將紛紛表示反對,他們認為以趙廣在漢國的身份和重要性,萬一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那就是大廈將傾、基業不存的嚴重結果。

“若是汝等領軍,可有對付晉太尉陳騫的手段,若是沒有把握,那就不用多說了。當年曹孟德能親襲烏巢,我趙廣又有什麼不能?”趙廣大笑回應。

漢晉之戰中,要想儲存漢人的元氣,速戰速決是關鍵,趙廣相信,唯有自己的身影出現在官渡,才能最大程度的震懾住晉軍將校。

在羊祜、杜預等晉初名將先後投奔漢國之後,司馬炎現在最為器重的將領就是太尉陳騫,這個老傢伙眼光相當的老辣,要不是他及時的進駐廬州,夏口一戰後,漢軍可以立即揮師東下,一舉將當時已經喪膽的東吳給滅了。

相比在歷史上大書特書的羊祜、杜預,陳騫不是那麼有名氣,但此人的真實本領卻是非同小可,就連一向自視甚高的王渾也把陳騫當作老師來看待。

羊祜聽到陳騫之名,也不再堅持。

“大將軍,要是被司馬炎知曉你到了官渡,那..........。”李球、馬融等參軍司官員依舊一臉的擔憂,極力勸阻。

趙廣雙眸一瞪,拔出青釭劍猛然砍下,一下將案几一角給削了下來:“大丈夫,征戰沙場,何懼生死,若是怕死,那我趙廣在沓中時就戰死了,再說了,這些年來,又有哪一個敵將,能勝得了我?”

面對反對之聲,趙廣這一次難得的一意孤行,自沓中征戰以來,他一次次的置於死地而後生,一步步踏著危險走過來,現在漢國還未完全國家的統一,不是安逸的時候。

出征官渡的決策既定,趙廣遂秘密開始選拔精銳將校,文武、羅尚兩員水軍將領是必然要跟隨的,要是水路得不到保障,那趙廣就真的成了一支孤軍了。

跟隨左右的將領方面,文鴦雖然夠勇猛,但太過於顯眼,虎牢關前的佯攻,要是缺了文鴦吸引王渾等人的注意力,奇襲變成強攻,那就不妙了。

文虎是文鴦之弟,也要跟著老哥在虎牢關時不時的亮亮相,羊祜是趙廣現階段最為放心的統帥型主將,在趙廣離開之後,漢軍主力的運轉託付給羊祜最為合適,當然,要是西線金城的杜預在虎牢關的話,憑杜預的本領也一樣可以。

排除了這幾個人外,漢將中間,薛季是親兵營的親將,自然要跟隨著,由於是從水路進軍,騎軍作用不大,如關彝、北宮純、獨孤勝等幾員馬上征戰的將領這一次都留在了虎牢關,相反,倒是寇林、張瑛、鍾毅、張微、許綜等將領,被選拔到了跟隨隊伍中。

寇林在失守谷城後,軍職被趙廣一擼到底,現在的身份連裨將軍都不是,只是薛季的親兵營一名軍侯,當然,以他寇林和趙廣的關係,薛季也不可能將寇林真當作軍侯來使用。

薛季、寇林作為帳下督,這也是趙廣身邊最後的護衛力量。

“老魏,你看吧,還是大將軍懂我,這帳下督不用動腦,只需要聽令就是,正合適我這等粗人。”

寇林這人心大,知曉自己有幸再次成為親將之後,竟然還大喜過望,跑到老兄弟魏容跟前,好好的顯擺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