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司馬伷死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傳令各部,向渡口會合。”趙廣對張瑛吩咐道。
“諾!”張瑛領令下去。
張瑛相比張護雄來說,年紀雖然要大了幾歲,但綜合能力方面卻要勝過不少,這也得益於張嶷從小的培養。
蜀漢立國起來,對外征戰不斷,重要將領需要在外駐守,家中事務多託付給女人管理,這種局面下,嫡子和庶子之間受教育的差距就顯現了出來。
如趙廣和趙統這樣一個父母所生、年齡差又在十歲以上的還好,長兄如父,要是隻差個三、四歲以內,則府中有限的教育資源一般都會向長子、嫡子傾斜,庶子的話,基本只讀過幾年的書、識幾個字就結束了。
聽到撤退的命令,漢軍各部且戰且退。
這時天已將明,駐守在溫縣的司馬攸部、汜水東岸的孟觀部、虎牢關鴻溝一側的馬隆部紛紛朝著官渡靠攏過來。
漢軍從原路回返,首先要面對的是孟觀所部的襲擊,到了黃河之上,又有司馬攸的溫縣民兵阻擊,而在漢軍的身後,又有馬隆率領著虎牢關精銳尾追。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這三支晉軍皆是一線精銳部隊,非司馬伷手底下的三流雜兵可比,對於趙廣這支奇兵來說,火燒官渡只是第一個難關,隨後的突圍才是關鍵。
眾將一番撕殺下來,身體已經疲憊不堪。
相反,倒是趙廣沒有上陣,精神狀態相當的不錯,在睢水與鴻溝交匯之處,孟觀引一彪軍堵在水寨門口,正遇上趙廣的先頭部隊,兩軍一番混戰,趙廣親上戰場,龍膽亮銀槍疾起,將孟觀的盔纓挑落於汜水中。
被趙廣這一下震住,孟觀嚇得抱頭逃竄而去。
孟觀對司馬炎雖然心存感激,但讓他舍了一條命為司馬家送死,孟觀是絕對不幹的。
突破了孟觀的阻攔後,漢軍即已行進到黃河與睢水的交接之處,一旦突破這裡,漢軍將龍入大海,再無阻擋。
一夜激戰,到了這時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時分,司馬攸從潰卒口中得知,帶領這支突襲漢軍的竟然是趙廣,立時急紅了眼睛。
不只是司馬攸,遠在開封的司馬炎同樣得到了這個令人驚喜的訊息。
在嚴厲的喝斥孟觀之後,司馬炎連續的遣出朝中重臣,到前線諸軍督戰,這樣難得的一戰斬殺漢國核心的機會,司馬炎不知在夢裡想過多少遍。
沒想到,竟然有一天會夢想成真。
齊王司馬攸不敢怠慢,立即盡起溫縣一萬餘民兵渡河南下,由於漢軍艦隊封鎖了黃河,司馬攸只能將延津渡一帶的有限水軍艦船全部派了出來,走舸這樣的小船充當炮灰,在汜水一帶擋住漢軍水軍的進攻,其餘大船則分批將溫縣民兵運到南岸。
如果文武、羅尚率領漢軍水師主力還在汜水的話,司馬攸的這一冒險渡河行動極有可能招致全軍覆沒的危險。
當然,司馬攸也不是全然瞎打瞎撞,漢軍艦隊在什麼位置,他大概也猜到了七、八分。
黃昏時分,趙廣與司馬攸在黃河南岸的湖澤地帶遭遇,兩軍甫一接觸,就殺紅了眼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