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煉油廠的選址也是關鍵。

按理來說,在洧水就近選址比較合適,成本也能降低,但是考慮到煉油需要石炭,而石炭出產量最多的地方正好是馮翊郡的頻陽縣一帶。

由長安至馮翊,再從馮翊至高奴,這一條直道一旦連結起來,就能形成石油開採、煤炭開挖、煉油加工的生產鏈。

趙廣不停的向張華、黃崇、蘇愉等人描繪未來的前景,說得幾位漢國重臣們一頭霧水,不知該怎麼回答才好。

要不是趙廣是漢國大將軍,要不是趙廣以前的話都靈驗了,他們就要把趙廣當成瘋子帶到皇甫謐那裡醫治了。

張華等人聽不懂,好在漢國朝中也不是沒有懂一點的人,馬遠在聽到趙廣的構想之後,沉思了好一陣,最後青筋暴露的雙手緊握起來。

“大將軍,你說的猛火彈,應該能製造出來,還有水力的衝床也可以,我們在渭水畔建造一座有落差的水車,依靠水車轉動的衝擊力,帶動鐵坊的批次生產,其實這個事情我們已經開始做了,要不然的話,大漢軍隊的甲具供應會跟不上。”

果然,專業的事情要由專業的人來做,張華、黃崇這樣的管理型人才,研究選人用人、制度流程都是好手,但具體到工業領域的深層次知識點,他們就抓瞎了。

不過,五十笑百步。

趙廣其實也一樣,只比張華等人稍好一點,當馬遠拉住趙廣引為知已,想要具體討論水力衝床的改進問題時,趙廣藉口諸葛婉有事找自己開溜了。

趙廣、司馬炎都在悶頭髮展,一個猛力發展工業,一個大力發展農業,都想要憋一次暴兵,一舉平推把對手幹趴下。

漢國、晉國都是巨無霸,有這樣底蘊和實力,相比而言,匈奴五部大單于劉淵則沒辦法這麼幹,他這個大單于困守在幽州北部一帶,想要發展的話,還要看晉國的眼色。

——

漢建隆八年,晉咸寧元年,十一月。

幽州,上谷郡,漁陽,晉國與諸胡接壤的邊境小城。

由司馬炎的大晉發起,劉淵的匈奴五部協助,由鮮卑諸部、氐羌各部、匈奴、丁零、鐵弗、羯及黑山群盜共同參與的十七家聯盟大會剛剛結束。

晉國的代表,正使是琅邪王司馬伷、副使是青州刺史王浚。

司馬伷雖然是正使,但他的身份擺在那裡,不可能具體參與到聯合諸胡的事務中,司馬伷丟不起這個臉,也不想被漢家士族子弟斥罵。

這個時候,王浚就是最佳的背鍋俠,太原王氏出身,名氣大,地位高,由他出面,也是給足了匈奴、鮮卑等諸胡面子。

王浚,字彭祖,是名士王沈的兒子,這個人在歷史上曾做到西晉的幽州刺史,長期在幽州、冀州一帶擔任郡中從事,具備豐富的與諸胡族交往經驗。

聯盟大會一開始,王浚向諸胡傳達了大晉皇帝司馬炎對諸胡在幽、冀等地佔領城池、燒燬塢堡、擄掠百姓的嚴重關注,並重點指出,要是諸胡再不收斂,大晉將出兵討伐敢於冒犯大晉子民的胡虜,將他們的頭顱懸掛於城頭示眾。

這一宣告讓劉淵、慕容涉歸、宇文莫槐等人很是不快。

他們這些“心懷大志”的“英雄豪傑”們來到漁陽,參與由司馬炎發起的北方反漢大聯盟,是來謀取好處的,可不是來聽訓斥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