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想躲在背後算計趙廣。

這差使是他們司馬家的長項,司馬懿就特別擅長陰謀鬼計,故而有冢虎之稱。司馬炎在這方面的能力雖然不如其祖父,但遺傳的力量還是很強大。

比如這一次,孫皓就被司馬炎坑了一把。

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吳亡國君王被趙廣一頓痛毆,差一點點就亡了國。

司馬徵與孫瑾一場婚事,就釀成漢、吳之間大戰連連,對於坐山觀虎鬥的晉國來說,這便是大好的發展機會。

失去洛陽,不算什麼?

從北到南,中原最為肥沃、最為富庶,人口最多的幾個州還在司馬炎手裡,晉國的底蘊比看似幅員廣闊的漢國要強得多。

司馬炎現在需要的是喘息的時間,他要勵精圖治,發展生產,將大晉治理得更加強大,唯有這樣,才能與趙廣相抗衡。

孫皓大敗而逃的事實擺在面前,讓劉淵、慕容涉歸等胡族單于、頭人心存畏懼。

既然大家都不是趙廣的對手,那麼就聯合起來,一起和以趙廣為首的漢國勢力拼個死活。

不得不說,司馬炎的腦子一但靈動起來,鬼點子也是一個接一個,怪不得老實人劉禪、暴君孫皓兩個傢伙玩不過他。

——

趙廣迴轉長安。

漢國的朝堂運轉速度也隨之更加高效起來。

黃崇、蘇愉、諸葛緒等人受限於這個時代,對新生的事物敏銳感不強,而趙廣則不一樣,靈魂來自於後世的他,更關注一些不受人重視,但卻足以影響發展的事件。

比如:張星彩在無意中提到的高奴一帶發現石脂水的傳言,就讓趙廣非常的感興趣。

石脂水是石油的中國古代的叫法,這是後世工業革命的基石,對這種影響深遠的礦產資源,趙廣在蜀中時就曾留意過,但很不幸,由於地質構造的原因,成都平原一帶的裸露地表,不可能找到石油的存在。

到了關中之後,趙廣被司馬炎、劉淵、孫皓、曹曇等對手步步緊逼,只能將有限的精力關注到戰場上面,採礦術也停留在lv7級長久沒有提升。這一回,藉著平滅曹曇、擊敗孫皓的聲望,漢軍震懾住了四周的敵人,趙廣也終於有時間好好的梳理一下個人能力的短板。

從漢國朝堂的奏章中,趙廣找到了石油第一次被發現的記載:“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

據《漢書·地理志》記錄,“高奴有洧水可”。高奴,秦時置的縣名,在後世的陝西延長一帶,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

在延安、延長一帶發現石油礦藏,這個結果並不讓趙廣感到意外。

黃土高原看上去是一片臺地土塬,只能在有河流經過的谷地才能種植農作物,但實際上,在其地下,卻蘊含著豐富的石油和煤炭資源。

這兩樣礦產,是支撐國家經濟命脈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