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趙廣吃敗仗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諸葛婉雖然開始時不行,但耐力不錯,這方面沒道理可講,女人的先天優勢就是耐力。
趙廣有了上一次積累的經驗,也懂得了收收放放,兩人戰得大汗淋漓,倒也拼了個旗鼓相當。
只是按次數細算起來,早已超過了三戰,等到天色大亮時,這才風停雨歇。
趙廣、諸葛婉兩個一夜未眠,最後誰勝誰敗,兩人已經不想再計較了,實在太累了。
諸葛緒老大人也是一樣。
當然,諸葛緒絕不是圖戀荊州江南的美人,而是掛念女兒、女婿的夫妻生活是否和睦。
一清早,心中放心不下的諸葛緒早早的起了身,來到趙廣的住處詢問在外駐守的親卒,大將軍是否起身,在得到大將軍及夫人還在寢間,尚未梳洗的訊息時,諸葛緒心中高興,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這沒起來就好,好呀!
也許過不了多久,他諸葛緒就要抱上大外孫了。
想到這裡,諸葛緒對遠在長安的諸葛詮越發的怨念起來,這小女兒的事情看來沒什麼問題了,大兒諸葛詮整天沉迷酒色,不知道為老父親分憂,必須要好好教訓一番。
諸葛詮此時,正在長安的酒肆中,與蘇紹、韋皋等同僚吹著牛逼,忽然間只覺得一陣涼氣襲來,腳下一滑差一點跌倒在地。
“來人,備船,去江陵!”諸葛緒心願了了,工作的幹勁也立時飈升起來。
既然趙廣對女兒有情有意,那他諸葛緒也不是吃乾飯的,這一趟江陵之行,諸葛緒要好好的顯露一番本事,讓長安的官員們看看,他諸葛緒是憑真本事,而不是靠賣女兒得官的。
——
江陵。
自漢至唐,江陵都是荊江的重要城市,其重要性與後世的武漢相等。
江陵以上,是巍巍的長江三峽,橫貫東西,連通巴蜀,江陵以下,是浩蕩的雲夢大澤,在先秦時期,雲夢澤的方圓達到四百五十餘里,其後,隨著荊江一帶的開發,特別是南遷移民對沼澤地形的改造,雲夢澤的面積已經大為縮減。
但就是這樣,魏晉之時的雲夢澤,也比後世洞庭湖要大了將近三倍,吳國江陵督諸葛靚是在張鹹病逝之後上任的,到任時間還未滿一年。
諸葛靚這人能力很是不錯,其父諸葛誕被司馬昭所殺,孫皓用諸葛靚為將,也不用擔心他會投降到晉國。
諸葛靚到任江陵後沒有多久,就收編了張鹹的部眾,並對江陵的城防進行了重新的加固和調整,以防備漢軍刺探軍情,趁機奪取城池。
強攻江陵這樣一座堅城,不是趙廣想要的選擇。
要知道當年,周瑜挾赤壁大戰之餘威,率得勝之師攻打曹仁的江陵,久戰不下還受了箭傷,以致於英年早逝。
在趙廣對三國曆史的認知中,周瑜的軍事指揮才能,是東吳最為出眾的,同時,周瑜也是吳國最有戰略眼光和進取心的大將。
周瑜之後,呂蒙等人,戰略大局觀都不夠,劃江而治、偏江一隅已是吳國的極限。
至於羅某人演義中所講,周瑜器重狹小、諸葛亮借東風等等,只是演義杜撰,與史實不符。
諸葛緒往江陵遊說,其身份也從漢國的衛尉轉為山東琅琊諸葛家族的長輩,因諸葛緒與諸葛誕族中同輩,一個族叔的身份適是合適。
江陵城中,諸葛靚這些天來,心中正是鬱悶不安。
襄陽落入漢軍之手後,江陵三面被漢軍包圍,唯有沿江的水路可以通行,這也是江陵城的唯一一條補給生命線。
本來,因為吳國水師的巨大優勢,三面被圍也算不得什麼。
但這些天來,也不知道趙廣從哪裡想出來的法子,在西陵、宜都、公安、夏口等地的船塢內,一艘又一艘以鐵條為支架,用水泥澆築的水泥船被漢國工匠建造了出來。
要說,水泥船比木船有多大的優勢,倒也不見得。
但架不住水泥船建造工期短,只要天氣條件合適,水泥陰乾就能下水。
還有一點,水泥船所需材料鐵條和水泥,都不是難弄來的材料,漢、吳兩軍在江上交戰以來,漢軍損失三艘水泥船,其代價也比吳軍一艘木船要小。
這陸上作戰,有人海戰術。
諸葛靚沒想到,到了水面上,漢軍竟然也有船海戰術。
在不斷增加的水泥船助力下,孫皓的吳國水師在夏口與漢軍對峙已有一月之久,雖然憑藉操舟的技能,吳軍在接戰中稍佔了些上風。
吳軍的艦隊也能不時突破封鎖,將輜重補給運到江陵,但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察覺出來,吳軍在江面上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小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