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 不甘寂寞的孫皓(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人必是魏軍中的統軍之將。
張瑛取出張嶷傳下來的四石桑木重弓,用盡全身的力氣拉成滿月狀之後,搭箭瞄準,即向典玄射了過去。
兩漢三國魏晉,文臣武將的區分並不明顯,張瑛雖然出仕時是文官,但並不代表他不諳射術,張嶷在教導兩個兒子時,也並沒有分得很清楚。
典玄瞬間覺得一縷勁風撲面而來。
晃眼間,一枝利箭已直奔他的額頭,速度之快讓他根本不及提防。
好在自小苦練典玄的身體柔韌性很好,他的身體向一邊疾閃,終算是避過大難,然而未等典玄站起身來,張瑛的下一箭已接著射了過來。
這一次,典玄有了準備,忙將鐵戟抬起橫在面門。
“鏘!”戟箭劇烈撞擊,典玄只覺得自己手腕一抖,虎口一陣刺大痛,半邊臉頰更是火辣辣地難受。
張瑛這一箭被典玄拼命一拔,改變方向斜飛了出去,在一名倒黴的魏軍士卒胸膛處開了個深深的洞口。
典玄被接連二箭盯上,已然甲袍內俱是冷汗,他瞪著驚恐的目光抬眼眺望,只見房陵城上,一面無當飛軍的嶄新將旗正迎風作舞。
再左右打瞧魏軍佇列,在漢軍箭雨下被射中計程車兵正在哀號慘呼,這些魏卒不久前還是地裡刨食的農夫,哪裡見識過這等密集的箭雨襲擊。
“罷了,這突襲是不成了。”典玄奔襲受阻,只得無奈撤退回到水寨,不過,他也只是稍稍失望罷了,谷城至房陵的水路已經通暢,魏軍的後續增援部隊會很快的上來。
張瑛的那點兵卒,又能守住房陵幾時?
——
谷城被魏軍拿下的訊息傳到晉國、吳國,讓心憂漢國擴張勢頭的司馬炎、孫皓大喜過望,曹家的人果然是梟雄,確實有幾分本事。
“要逆轉,必須合縱,否則的話,只會被各個擊破。”被趙廣一頓狠揍之後,司馬炎終於認清了形勢,對付漢國,單憑他晉國一家已是不行,聯吳聯魏才是正理。
去歲的時候,司馬炎就派出了何邵為使,向孫皓提議嫁女,與孫皓的長子孫瑾聯姻,這一個姿態讓孫皓喜上眉梢。
自漢以來,兩個國家之間的政治婚姻,單就娶妻、嫁女這樁事來看,前者代表的是榮耀,後者多多少少有些屈辱。
司馬炎將嫡女司馬徽嫁給孫瑾,這事情對吳國來說,可以提升政治地位,從孫權時代的尊魏為主,到孫皓時代分庭抗禮,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出於對司馬炎的不信任,晉吳之間的這場政治婚姻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直到元月七日,司馬徵正式到達建業為止。
除了送一個女兒外,司馬炎這次很大方的送來了大量的財帛陪嫁。
得了晉國的好處,孫皓心中積蓄多日的政治抱負又湧了上來。
吳國與漢國交界的地方,共有兩處。
一是長江三峽出口,即西陵、宜都、公安所在,這塊區域因吳、漢之間幾次交鋒,已經成為敏感地帶,兩國皆布有重兵。
漢軍要攻吳國,首先要突破江陵、雲夢防線,這對於缺少樓船的漢軍來說,難度相當的大。
同樣的原因,吳國要攻打漢國,公安、宜都也許能打下來,而西陵則想都不想去打,漢軍在此經營多年,又有步闡這個地頭蛇坐鎮,吳軍逆江而上實在沒有什麼勝算。
武昌,荊州中部重鎮,曾經有一段時間,孫皓將都城遷至此處。要聯晉抗漢,總要有些動作,孫皓於是乘著樓船逆江而上駐節武昌。
武昌北岸的蛇山上,有孫權時代築就的土石城,週迴二三里,斜對漢水,吳國在此設夏口督,其官職地位僅次於陸抗這個大司馬,荊州牧。
宜城之戰後,孫皓終於看清楚了自家宗室的那幾位,純粹是扶不起的阿斗。
而此時,丁奉病故,吳國上下頓失棟樑,為吳國存亡大計,孫皓終於冷靜了下來,決心重新啟用陸抗,大司馬的官職先前是丁奉,孫皓這次也是一併給了陸抗。
陸抗以下,張鹹為江陵督、張象為夏口督,這二人是吳軍中的宿將,不同於孫氏兄弟,對陸抗很是敬重。
有兩座沿江重要城池在手,陸抗又重新部署了長江防線,加上東吳樓船水軍在江面上的優勢,吳國在荊州的局勢總算是穩定了下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