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衝,你可還有什麼好的招數?”王渾將頭盔摘下,重重的砸到地上,不甘心的問道。

“京陵公,徐霸被殺之事,確實讓人痛惜,不過,我們可速速告知徐胤,兄弟之仇,他應當不會坐視不理。”王戎眼珠子轉了轉,建言道。

王渾一怔,待回過神來,即醒悟道:“徐胤要報此仇,必調兵遣將猛攻洛陽,如此,則我軍不需折損太多兵卒,就能撿一個便宜,濬衝不愧是鬼才。”

王戎會意的一點頭:“這事成與不成,還要看徐胤的態度,這人久在荊州軍中,戰陣經驗比徐霸要強得多,我們且等待些時日,再看結果。”

有學問的人一般分二種情況。

一是死讀書,也就是說鑽進書堆裡出不來,碰到事情的時候,喜歡引經據典,拿古人的例子來解釋今時之事。

二是活讀書,謀略想法一個接一個,一環套一環,你入了第一個坑,卻不想後面還有一坑在等著你。

徐霸已死,坑不坑已經無關緊要。

但徐胤還活著,而且是魏國手握重兵的大將,王戎當初提議遊說徐霸,真正盯著的人就是徐胤。

——

龍門。

魏國徵北將軍、都督徐胤眼眸泛紅,他剛剛接到徐霸在東門戰死的訊息,胸口只感到一陣悸痛襲來。

徐霸這個堂弟雖然渾不咎,但打小就跟在自己後面,感情與親兄弟也沒什麼兩樣。

“文次騫,不看僧面看佛面,你明知徐霸是吾弟,還下此毒手?”徐胤咬牙切齒,一把將案上令箭抓在手裡。

徐胤和文鴦雖然不熟,但也算是昔日同僚,這一次徐霸被殺,算是徹底的成了仇人。

荀頵在旁聽的真切,急上前道:“都督息怒,徐將軍駐軍在南門,為何卻到了東門與晉軍合併攻城,這事情怕不簡單。”

王戎自詡聰明,但魏國這邊荀頵也是足智多謀之士,如挑拔徐霸出戰這類的小伎倆,荀頵稍稍一想就已猜了個七、八分。

徐胤在荊州軍擔任第三把手多年,自也不是無智之人,經荀頵一提醒,即立即反應起來。

“王家小兒、竹林酒徒,竟敢諂我兄弟。”

徐胤怒罵一聲,對王渾、王戎明著聯合暗裡拆臺的把戲氣憤不已。

荀頵見徐胤不再衝動,心中也是寬慰不少,想了想又諫道:“都督,我軍將士多從荊襄一帶徵募,熟詢水戰而不習騎戰,這洛陽再往北去,騎戰不可避免,到時候我軍以短擊敵之長,是為不智。”

“故以頵之見,我軍可暫先入駐許昌,並以此為根基,經營穎川、江夏等地,如此則進可謀江淮,退可保荊襄,是為萬全之策。”

荀家世代在穎川繁衍,對汝南一帶的情況知之甚詳,在荀頵看來,洛陽現在已經火中之粟,晉國要保、漢國要取,對於實力還不足的魏國來說,與其取洛陽,還不如先取汝南。

徐胤想了想,問道:“主公前番有意北上洛陽之時,汝為何不力諫汝南之議。”

荀頵微微一笑,答道:“今吾向都督建言,而非向主公諫言。洛陽,天下之中心,主公有意恢復大魏,必以取洛陽為宗旨,與洛陽相比,汝南不過是彈丸暫息之地,不在主公考慮之內,所以,就算是諫了也是無用。”

“汝南於主公來說,是雞肋,而於將軍來說,則是張燕之黑山,將軍若取了汝南穎川,千里伏牛山,進可攻,退可守,縱算這天下再如何紛爭,也不傷將軍之分毫。”

徐胤聽荀頵這麼一說,陷入沉思之中久久無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