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認輸服軟。

這孫子屬於典型的欺軟怕硬的那種。

在吳國當皇帝時,殘暴的不得了,殺人就像吃飯一樣隨便,等吳國被滅後,孫皓又變得極為的恭順,就好像以前殺人的不是他一樣。

薛瑩從建業直奔公安,向趙廣遞上孫皓停戰和議的條件,趙廣見孫皓倒也誠懇,沒有搞什麼小動作,也就應允了下來。

打仗雖然能佔地盤,但一味的打下地盤不治理,那也不能持久。

打一城治一城。

目前,漢軍兵力不足,繼續進攻也力有不逮,趙廣也就沒有再窮追猛打。

事有兩面。

相比劉備當年傾蜀漢全國之力攻打荊州,趙廣的魄力確實不如,但有一點,劉備也不如趙廣,那就是穩當。

劉備在夷陵之戰時,還抱著前三國諸侯爭霸的思路,力求一戰而定乾坤,而實際上,在三國鼎立局面基本形成後,小規模的蠶食戰略,才是國與國之間戰事的基本模式。

在公安督造新城的這段時間,趙廣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兩個地方。

第一是修建船塢。相比武力值94、百鳥朝鳳槍滿級、七探盤蛇槍也達到了5級以上的騎戰本領,水戰相對來說是趙廣的短板。

好在趙廣停留在荊州的這段時間,龍骨戰船的技能終於升到了4級,這也給了趙廣在江河與吳軍爭雄的信心。

巨鯨號在長江上游的江面上,作戰表現很是不錯,但到了雲夢大澤中,艨艟艦的噸位完全不夠看,沒有高大的樓船,漢軍水師只能靠著岸邊行駛。

而吳軍因為有樓船作為主艦,在雲夢澤中穿行無礙,這一點差距只能靠建船塢、造樓船、艨艟,練水軍一點點的彌補。

與吳國和議之後,趙廣留羅憲、張翼、周處三將分別駐守西陵、宜都和公安,並囑咐羅憲在遇到陸抗挑釁時以穩為主,不得輕啟戰端。

羅憲對趙廣這番叮囑頗為不解,不過隨後趙廣就以薛瑩投靠漢國透露為由,將陸遜病重不久於人世之言告訴了羅憲等人。

薛瑩是吳國的使者,趙廣所說他有意相投,倒真不是胡編,薛瑩確實是提出了投漢的意思,這裡面主要的原因是薛瑩幾年前無端牽扯進了何定一案,被孫皓流放到了交州。

雖然孫皓後來見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又將薛瑩大赦放回重用,但面對漢、吳強弱對比的國力,面對趙廣大度寬宏的氣度,再瞧瞧孫皓暴虐殺戮的作派,薛瑩心中不禁有了計較。

在趙廣的一番安撫下,薛瑩迴轉了建業,當起了漢國的暗間。

戰場上立功,他們這些耍筆桿子、嘴皮子的沒有這個本領,但回到吳國朝堂上,薛瑩可以打探到趙廣最為需要的情報。

比如這一次陸抗的突然起復,要是有薛瑩事先通風報信,漢軍的前進步伐不會只有宜都、公安這區區幾個地方。

——

荊州戰事暫告一段落。

趙廣也要忙著迴轉成都,和留在那裡的諸葛婉會合,這一場新婚旅行整整持續了近一年時間,也算是絕無僅有了。

幸虧諸葛婉性情溫順,要是換了張星彩,那早就很乾脆的迴轉長安去了,老孃事情多的是,沒閒功夫在成都痴等一個臭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