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程家三板斧(第2/2頁)
章節報錯
唐彬不幸被程亥盯上。
手裡只有佩劍的他,空有一身本領卻在近戰中施展不出來。
若是拉開距離,唐彬完全可以憑籍精準的射術,將這個額頭險被射中的幸運漢將射殺,可是,唐彬現在卻脫身不得。
“賊將,拿命來!”程亥大叫著,輪起花背開山斧朝著唐彬猛力劈下,正是第一招劈腦袋。
唐彬剛想舉劍格擋,等舉到中途卻想起,這劍輕靈,如何經得起大斧的猛砸,可是,這時想要變招,已是不及。
無奈之下,唐彬只得仰面朝地上一躺,想要翻滾著拉開與程亥的距離,只要能拉開十餘步,唐彬就能夠找尋機會,一箭將這個兇悍的漢將射死在城樓上。
唐彬想的很好,但在翻滾之中,他的視線受阻,沒有發現程亥早已跟在他的身後,程亥抬腳猛的一踩,將唐彬腿骨一下踩的粉碎。
唐彬淒厲痛呼,想要呼喚身邊親卒保護自己,但這時,原本跟著他的十餘親卒,早已淹沒在了越來越多的漢軍隊伍中。
“嗵!”程亥一腳掃出,將唐彬踢得飛快,開花大斧第三招“掏耳朵”使將出來,將橫飛中的唐彬給攔腰斬為兩截。
血雨四濺。
將程亥淋了一個通透。
但他卻咧開嘴巴,狂呼嘶嚎起來。
可憐唐彬一身文武全才的本領,本來也能在晉國慢慢升官,當上一郡之太守,但如今卻輕信了司馬炎的許諾,跑到函谷關與漢軍交戰而死。
唐彬既死,晉軍更是四散,守關的四千餘晉卒,被殺者約有千眾,其餘士卒有五百餘逃亡到了稠桑原臺地,剩下的則全當了俘虜。
漢軍一鼓作氣拿下函谷關,其過程看起來還算順利,死傷的漢軍將卒約在八百人左右,這個交換比對於進攻方來說,已經相當的不錯。
趙廣在聽到薛季稟報,順利拿下函谷關後,心情分外高興,這一仗他沒有親臨第一線,而是坐鎮在舊函谷關,監視南崤道可能的來援之敵。
幸好,宜城方向的晉軍行動很是遲緩,沒有在第一時間增兵進來,也有可能守衛宜城的司馬駿覺得,弘農有胡奮、劉弘兩人守著,他在沒有得到胡、劉二人求援之前,冒然出兵萬一起了衝突,那就大不妙了。
不得不說,司馬駿雖然算是司馬家能統兵打仗的了,但他之前多半是那種掛個帥,然後躲在後方城池裡面排程統籌,真正上戰場打仗的機會少之又少。
沒有實戰的經驗,司馬駿對戰場形勢的判斷就會出現偏差,在前一次姜維兵進洛陽時,司馬駿在宜城死守不出,結果差一點讓姜維將洛陽給端了。
這一次函谷關之戰,司馬駿老毛病又犯,習慣了等待的他沒有想明白,他這一等就讓晉國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函谷關打響的時候,胡奮正在茅津渡口,緊張的盯牢了對岸不斷演練渡河作戰的王濬水軍,手裡缺少戰船的胡奮,勉強將麾下的三千兵卒散佈在渡口沿岸,並號令一旦發現敵船過河,立即點起烽火求援。
胡奮這一散開本來並不要緊,但當函谷關被漢軍猛攻的訊息傳來時,胡奮赫然發現,他手頭只剩下了不到五百的機動兵力。
這點將卒,到了函谷關能幹什麼?
胡奮凝望著對岸的點點火堆,心中大悔,他這是上了趙廣和王濬聲東擊西的大當,要是兵力不分散的話,至少可以在第一時間向函谷關馳援。
劉弘的三千鹽兵倒是沒有分散,但這些鹽兵的鬥志卻十分的低落。
他們在渡河到南岸之後,有些人的害眷俱在解池,雖然晉國上下嚴禁與漢國那邊來往,但只隔了一條河,鹽兵們總會有聯絡的辦法,在知曉了河東的留守鹽兵立下大勞,日子過得很不錯時,劉弘的這些兵更戰無鬥志。
“還打什麼打,早早的投降了,早過上好日子。”最底層的鹽兵心中,早已存了這個念頭,若不是晉軍軍紀甚嚴,他們甚至還想幹脆偷渡到北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