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閻王殺人不留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廣聽到杜軫遣人來報抓住了孫秀,也頗為意外,這好訊息一個接著一個,看來河東戰事的艱難時期就要過去了。
司馬倫已經授首。
孫秀這個以後權傾一時,殺人無數的寵臣也已落到漢軍的手裡,對於這樣一個惑亂朝綱的奸妄之徒,趙廣自然沒什麼興趣饒他一命。
“來人,將孫秀給活埋了,讓一眾降兵看著,凡是與我大漢作對者,都沒有好下場。”趙廣沉聲喝令道。
雖然孫秀現在還沒有像歷史上那樣,殘殺張華、解系等人,但人的本性是不會變的,孫秀這樣的人,屬於一有空子就鑽的老鼠,要是留他一條命,最終有可能被他反噬。
為長遠考慮,讓孫秀去死,才是最穩妥的處理。
不過,砍頭太便宜孫秀了。
當眾活埋孫秀,正好可以震懾一眾河內郡的降兵,讓他們老老實實的不再反抗,這些俘獲的降兵身體情況都很不錯,是當田奴耕作的好手。
——
茅津渡口。
王濬帶著一支船隊從潼關順流而下,朝著韓壽留守的渡口而來。
茅津渡雖然位於河東郡範圍內,但與弘農郡只一河之隔,王濬本身就是弘農郡人,從小就在黃河邊上生活,水戰也是他的看家本領。
韓壽不過是一耍嘴皮子、靠著臉蛋騙騙賈午這樣小娘的貨色,打仗如何能是王濬的對手。
不過,韓壽的眼光倒是不錯。
遠遠的瞧見漢軍艦隊駛來,韓壽二話沒說,就直接開了寨門,親自乘了一艘鹽船跑到王濬的連舫大船上痛哭起來。
王濬被韓壽這一手搞的措手不及,只能無奈的擺擺手,示意韓壽趕緊將水寨給騰空出來,他要率領船隊進駐。
韓壽的伯父韓邦、老爹韓洪與王濬舊識,相互關係還不錯,韓邦在晉國代魏之後,因為舉薦與曹魏有牽連的故友而被司馬炎殺死,韓洪原本擔任的侍御史也跟著被免職,老韓家在晉國一邊已經沒落,韓壽自然也沒有為司馬家赴死的心思。
歷史上,韓壽在晉國飛黃騰達還要等他與賈午成親之後,他與賈午生下的兒子韓謐,後來過繼給賈充兒子賈黎民,改名賈謐。
賈謐這個好學有才思,也頗有組織能力,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學政治團體金谷二十四友,就是在賈謐的領導下成立的。
這些人中間,有“第一美男”潘安(潘岳)、“聞雞起舞”“枕戈待旦”的劉琨、“洛陽紙貴”“左思風力”的左思、“東南二陸”陸機、陸雲二兄弟,“鉅富公子”石崇。
諸葛婉那個不成器的老哥諸葛詮也是其中之一,當然,諸葛詮的排名在後面幾位,連一個名號也沒混上。
不過,現在的諸葛詮在關中扶風郡當上了郡丞,每日裡忙的腳朝天,估計也沒有什麼心思來吟詩作賦,寫一些詞藻堆砌的文章,再說了,有諸葛婉幫襯著,諸葛詮以後縱算能力一般般,在新漢的職位也不會太差。
這些都扯遠了。
韓壽既降,守衛茅津渡的一千餘晉軍二線部隊也無甚戰心,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與前往解池的溫縣兵主力不同,這些守在渡口的晉軍本來就是黃河上的巡河兵卒,他們與上游潼關、蒲津關之間,往來沒有中斷,自是知曉新漢這邊的政策。
有操舟的一技之長,這些晉軍水卒不愁無用武之地。
河東這邊,戰事進展順利,且說從平陽出兵往野王奔襲的魏容,在翻越了王屋山後,魏容率本部三千精兵進入到了上黨郡郡內。
原本想要順著沁水直下河內郡的漢軍,意外的在端氏遇上了同樣前往野王的晉將馬隆的人馬。
馬隆在進攻嶢關失利之後,即被調往上黨一帶駐守,原本他的主要任務是監視匈奴五部的異動,但誰知平陽戰事忽起,馬隆一時也不知道是幫哪一邊為好。
幫著匈奴一方,馬隆覺得自己是漢人,怎麼能和胡虜一起對付漢人。
幫著新漢一方,那又是與敵為謀,晉國朝堂上怪罪下來,馬隆吃罪不起。
一番思來想去,馬隆最後只能兩眼一閉,只當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要上黨在手裡,他也不管平陽那邊是誰勝誰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