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個漢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次劉淵出兵河套、九原一帶,也是文立、崔遊、劉宣等人一力遊說的結果。
閻宇被殺之後,文立在劉淵身邊低調了許多,因為他仔細一盤算,凡是和趙廣作對的人,最後的下場都不怎麼美妙,數來數去,他文立算是從頭到尾活的最長的一個。
這麼一想,文立驚出了一身冷汗,在謀想如何對付趙廣時,文立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立於不敗之地。
出兵九原。
依託匈奴諸胡在騎兵作戰上的優勢,與趙廣再較量一個高下,是文立最後想到的招數。
不得不說,有時候漢奸的危害真是蠻讓人無語的,就比如漢朝初年的中行說,也和今天的文立一樣,給匈奴人出謀劃策,最終讓漢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一主意獻上之後,劉淵、劉宣、崔遊等人商議了良久,最後認為文立的意見很是在理。
馬鞍、馬蹬等騎兵征戰的裝備匈奴人現在不缺,鎧甲、兵器等輜重也基本做到了與晉國、漢國一樣,劉淵等人覺得,又在河套主場作戰的話,勝算會大的多。
河套一帶,隸屬九原郡,屬幷州刺史部,與匈奴五部相距不遠,相反,新漢遠在關中,與河套之間遠隔著黃土高原,其間的道路只有失修已久的秦直道通行。
——
長安。
趙廣自從去年南征新城三郡之後,就一直留在關中,這時因為姜維從洛陽突圍之後,還沒有從河東回來。
按姜維的想法,河東這裡是漢、晉、匈奴三方爭奪的焦點,又有解池鹽的巨大財富擺在那裡,早晚就會成為戰事爆發的導火線。
漢軍要想守住這裡,就需要好好規劃一下如何佈防,在這方面,姜維是行家,魏容也需要向老將軍好好的學習一番。
對於姜維的這一判斷,趙廣也是贊同。
不過,現在劉淵的匈奴漢國建立了,而且還出兵河套,要是趙廣不能給予打擊的話,遺禍無窮。
為應對北方戰事,趙廣也是急令姜維、魏容、寇林、羅憲等大將到長安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討伐趙漢之事。
姜維、羅憲等蜀漢舊日老臣一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大將軍,劉淵這胡虜竊我漢名,若不給予重點打擊,則大漢威儀不再、大漢之名不存,諸胡要是紛紛效仿,皆稱自己為漢室宗親,個個都建立漢國,我等有何面目,去見先帝和列祖列宗。”
魏容、馬融、諸葛尚等年輕一輩將領也一樣很不爽,他們沒有想到,匈奴人會這麼狡詐,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都能用上來,還妄稱是劉禪的外甥,也不知是從哪裡論起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