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單程、覃盤是新城竹溪蠻兩個最大的洞蠻的首領,巴氏這個姓追溯來說,可以前提到古巴國,巴單程的部落與長江以南的五溪蠻,也就是蠻王沙摩柯的部落同根同源,只不過後來五溪蠻南遷,巴單程所部則繼續留在了巴西、新城一帶。

王濬治巴郡,受益更大的就是巴氏部落,覃盤的部落與巴部相鄰,兩個部族之間,通婚頻繁,巴單程還是覃盤的姐夫,有這一層關係上,覃氏部落自然也站在了王濬這一邊。

“稟使君,連舫大船已經打造完成三艘,船長一百二十步,每艘若是滿載的話,可裝載千餘人。大船的四周以木柵為城,修城樓望臺,有四道門出入,船上可以來往馳馬。可隨時聽候調遣,出兵征戰。”

李毅、何攀是王濬的左右手,軍議一開始,就丟擲了王濬精心準備的水戰鉅艦,以堅定眾人的信心。

連舫大船,王濬在歷史上就督造過,攻吳時大船多達二十餘艘,不過那時王濬已是益州刺史,控制了整個巴蜀,財力足以支撐大船的督造。

而現在,王濬只佔領了偏僻的新城三郡,自然不可能有這個力量,所以,連舫大船也只造了三艘,但這已經足夠在漢水在縱橫了。

畢竟,漢水不是長江,江面在上庸一帶雖然已經開闊了不少,但若是船隻過大,通行之時只能在江心位置,轉向也頗為不便。

以連舫大船作為母艦,以大大小小的艨艟、走舸環護四周,這種移動又堅固的水上堡壘,是王濬想出來的對付漢軍的辦法。

王濬聽到李、何二人的回報,目光炯炯有神:“諸位:趙元忠小兒要打我三郡,那就讓他來試試看,究竟是我王士治的頭鐵、還是他的頭更硬!”

“此一戰,我方優勢明顯,以逸待勞是其一,我們補給糧秣、輜重就在三郡,偽漢則是長途而來,僅靠一條武關道,不足以支撐其長期作戰需要。”

“齊心協力是其二,漢水有新打造的連舫大船,陸上有諸部蠻兵的助陣,趙廣要想打敗我們,不晉於登華山之難。”

“所以,只要我們堅守住漢水、房陵,待羊荊州從襄陽發來援兵,則趙廣小兒腹背受敵,不能久持必退。”上庸會議上,王濬手捋花白鬚然,目光炯炯有神,用堅定的語氣對著鼓舞晉國守城將校、大大小小的蠻王計程車氣。

“使君,房陵是我三郡之門戶,徐武願擔重任,駐守房陵,以拒來敵。”徐武剛剛投奔到姐夫王濬這裡,寸功未立,急聲上前請令道。

王濬看了一眼高大威猛的徐武,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房陵城之得失,關係重大,你若守城,切不可持勇輕敵,當以堅守為上,勿中了漢賊的圈套。”

徐武重重的點了下頭,應道:“末將領令。”

他雖然武力上不錯,但那要看和誰來比。在臨到上庸之前,徐武也聽聞了漢國趙廣用兵的作派,這等以蠻力著稱的猛將,確實不可力敵,只能以智計取勝。

徐武、李毅、何攀各個領令,接下來就剩下兩位蠻王巴單程、覃盤未有任務,王濬倒不是不用他們,還是蠻兵畢竟是盟友,未經他們同意,王濬也不能直接號令蠻兵出戰。

巴單程和覃盤對視了一眼,齊齊而出,對著王濬大聲道:“使君,聽說漢賊中的首領趙廣,勇猛無敵,無人能夠抵擋,我們有意會上一會........。”

用計謀,不是他們蠻人的強項。

剛才李毅、何攀等人說的什麼連舫大船等等事宜,兩位蠻王也是聽的雲裡霧裡,不知該說什麼好?

漢人就喜歡弄的那麼複雜。

從他們兩個的角度來說,打仗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無非就是王對王,兩個人互毆一仗,勝的吞併敵方部落,壯大已方實力,敗的運氣好能遠遁,運氣不好就是全族被屠,族群不保。

聽巴、覃兩個蠻族首領這麼一表態,王濬臉上的笑容更甚,他高興的捋著鬍鬚,拍著案几道:“甚好,甚好,諸位將校、佐吏、大王酋帥且隨我出征,擊敗漢賊,彰我大晉聲威,就在此戰。”

王濬這個歷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西晉開國大將,大器晚成,又深謀遠慮,在發現被圍時,王濬爆發出了驚人的魄力和能力。

有的人,平時很尋常,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眾角色。

但一旦到了危急關頭,這些人就是中流砥柱,就是可以依靠的大將之材。

王濬無疑就是這種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