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司馬駿的大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襄陽。
晉國鎮南大將軍、荊州牧羊祜駐地。
羊祜繼續鎮守荊州,杜預自然而然當他的副手,兩人看著最新的軍情通報,還有司馬駿的調令,臉色凝重異常。
“叔子,從目前得悉的情報來分析,漢軍這一次領軍的是老將姜維,此人用兵一貫行險,但算計又極為精準,我們要是兵力部署被他摸透,那伐蜀時的教訓可能會再次發生。”杜預將脖子扭了扭,讓它有了稍稍舒服一點的姿勢。
號稱杜武庫的他,對戰例研究甚深,其中姜維更是因為是蜀漢大將軍的身份,用兵戰例被杜預反反覆覆的拿出來討論。
羊祜微點了下頭,放下手中的軍報,問道:“元凱,你看這次偽漢一反常態,沒有讓趙廣領兵出征,而是遣出了老將姜維,是何用意?”
杜預想了一想,也疑惑的說道:“這其中,難道真的有詐?趙廣和姜維的目的是哪裡?是朝堂擔心的洛陽,還是胡奮擔心的弘農,或者就是武關道本身?”
羊祜嘆了口氣,道:“究竟是哪裡,我們現在猜不出來,不過,驃騎大將軍那裡,不派兵不行了,元凱,就由你辛苦一趟吧,要是別人去,怕扶風王又會不高興。”
杜預去增援宜陽,司馬駿當然滿意,事實上,手底下缺少得力將領的他,一早就瞄上了在羊祜手底下擔任閒職的杜預。
杜預點頭領令而去。
羊祜又將參軍徐胤叫了進來,吩咐道:“上洛的張雄那裡,你領二千將卒去增援一下,告訴他,守住上洛是重中之重,切切不可擅離職守。”
徐胤應諾一聲,也跟著下去點齊將士去了。
羊祜這三言兩語,就有萬餘將士散了出去,心裡不由得更是煩悶。
他這個荊州牧看似家大業大,麾下人馬有八、九萬人,但其中將近五萬是屯田的郡卒,這些屯田兵守衛荊襄本土,確實能派上不小的用處。
但若是讓他們拋下田地去行軍打仗,那根本不太現實,先不說戰鬥力如何,就說糧秣的供應就是個大問題。
剩下的四萬餘兵卒,算是羊祜辛辛苦苦練兵的家底,這些將士一要守在南線,防備吳國的大將陸抗、漢國的大將羅憲;二要守衛襄陽,這座重鎮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絕對不容有失。
這麼一算計,羊祜手裡能機動的兵力,也就一、二萬人,而現在一萬將士被調走了,羊祜猛然發現,他已經喪失了機動作戰的能力。
——
上洛。
張雄忐忐不安的看著司馬駿派來的信使董猛,董猛此來上洛,從宜陽轉道武關、豐陽,前後只用了三天時間,可以說非常的辛苦。
“張將軍,驃騎大將軍有令,你部必須在二日之內,從層疊驛向商縣進軍,配合我宜陽大軍,夾攻敵將姜維所部,此令不得延誤。”董猛尖著嗓子,臉上不耐煩的說道。
董猛其實是宮中的宦官,在魏國被晉國取代後,董猛也伺機投靠了司馬家,不過,他的門路有些不暢,摸索了好幾年,才始投效到扶風王司馬駿的麾下。
在歷史上,董猛最後更是迎風直上,成為了妒後賈南風的得力幫手,是“八王之亂”中的重要人物。
張雄還有些猶豫,支吾道:“董使,此事不知鎮南大將軍是否知曉,末將不久前接到羊荊州命令,要我繼續堅守上洛。”
董猛一聽張雄抗拒,臉色陰沉的可怕,聲音也再次拔高了起來:“張雄,你要明白,你這個上洛守將是汝南王爺保薦來的,要不要我回去後和汝南王稟報你抗命不遵之事。”
“末將遵令,這就與董使一道出發。”董猛提到汝南王司馬亮,張雄終於只能屈服。
他這半年多來,處處求人處處碰壁,羊祜那裡自身難保也顧不上他,要不是司馬亮伸出援手,他只怕現在還在家中閒置。
張雄被董猛這個不知兵事的宦官威脅,無奈之下只能留千餘將卒由一名軍侯留守,自己則帶著四千守關晉軍向層疊驛、商縣方向進軍。
兩面夾擊。
一鼓作氣,將姜維堵死、困死在商縣一帶的兩山峽谷盆地之中。
司馬駿的構想很有魄力,聽起來也很有實戰指導意義,但他卻忘記了幾點。
姜維會一直留在商縣等著被晉軍圍死嗎?
漢軍除了姜維這一軍之外,會不會還有其他的軍隊朝晉國這邊殺來?
就算他圍住了姜維,又怎麼能保證,一定能在短時間內將其全殲?
萬一被姜維突出重圍,那在空曠的洛河大平原上,要想堵截一支擁有姜維這樣出色指揮才能、又沒有目的地和方向流竄的敵軍,難度可想而知。
你說會不會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