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閒之餘,趙廣也會在大將軍府批閱一下各地報上來的奏章,其中關於民事的大多轉給了陳壽、諸葛緒、蘇愉、荀詡等人,他們自有一套內政治理的制度和流程。

趙廣現在的內政水平雖然達到了83,但他也不想像朱元璋那樣軍權、治權一把抓,最後活活把自己累死了。

什麼人在什麼崗位幹什麼事。

這是各司其職的基本原則,如果不能勝任,那就調崗、換崗或者撤換,一直到選到合適的人為止,新漢現在已經有培養人才的學府,那些年輕人剛剛從夫子的教鞭下解放出來,幹事的熱情高漲的很。

當然,趙廣也不能什麼都不管,任由官員們瞎折騰,必要的檢查和巡查,是查遺補漏的必須,也是防範腐敗的必須。

在翻閱上報的奏章的過程中,趙廣已經發現了底下官員開始有失職和瀆職的苗頭,其中讓他很是重視的一例。

就在趙廣徵戰涼州、荊州的這段時間裡,不斷有胡僧從西域、晉國、吳國等地來到長安,其中最為有名的是一個叫康朝世的胡僧。

康朝世的師父康僧會,是康居人,也就是後世中亞一帶的人,這個康居僧人早在吳國赤烏十年(公元247)年就到了建業,孫十萬受他鼓惑,為其建造寺廟,這也是江南建寺的開始。

康僧會在寺廟中譯編了《小品般若》、《六度集經》二部經書,並註釋了《安般守意經》、《法鏡經》、《道樹經》三部佛經,佛法和佛理功底相當深厚。同時,這個康僧會也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

康朝世受康僧會的指派,到長安講佛,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在漢國傳播佛法教義,推廣佛理學說,廣收佛教信徒。

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受到康朝世的鼓惑,長安西面的樂原、固原上,已經有數十座佛寺被修建了起來,不時的有來自安息、月支、身毒的胡僧在寺廟中撰寫經文、傳授佛法,他們傳法的人群不僅有普通的民眾,更有新漢上層的官員家眷。

就連張星彩不久前,也在趙廣面前提及,有佛僧到大漢礦業化緣,要她捐獻財帛,為來世修福積德,幸好張星彩和趙廣相處久了,對這些鼓惑人心的歪理並不相信。

但張星彩不信,這長安城裡總有人會相信,一旦這些佛教信徒受佛祖、祖師、高僧什麼的誘惑,趙廣辛辛苦苦開創的基業將毀於一旦。

“相比無為而治的本土道教,來自身毒的佛理、佛經能安民心,息民憤,聚民意,幫助鞏固政權,是當權者最為理想的思想領域合作物件。”

“同時,佛寺氾濫、佛僧拒稅、佛徒作亂,在佛教危及政權時,皇帝最後也只能以滅佛為維持國家穩定........。”

佛教在中國發展傳播的利和弊在趙廣腦海裡顯現。

漢末的時候,佛教開始傳入中原,一些胡僧如支謙、安世高等人在魏、吳二國很是活躍,很得司馬昭父子、孫權父子的賞識,在洛陽和建業,佛寺的建造和香火的興盛漸漸成為一種潮流。

相反,在漢國這一邊,佛教的傳播卻陷入了困境,不管是以前劉備、諸葛亮建立的蜀漢,還是趙廣重建的新漢,對於佛教都不重視,在新漢佔據民間教義主導權的是本土道教。

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在蜀漢共有八仙之說: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等八人。

當然,後面這兩位範長生、爾朱先生。其中範元,也就是範長生還年輕,現在被趙廣收羅進了新漢朝中,正中蜀郡協助李遺治理地方,忙得不亦樂乎,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積勞成疾,得不到長生之名,要是那樣的話,趙廣罪過可就大了。

但瞧範元最近的幹勁,上次趙廣到成都時見到範元,想勸他放下郡務,去專注天師道中事務,範元竟然還太樂意。

另一位爾朱先生要到北魏時期才會出生,那已經是百餘年後的事情了。

前面的六位神仙,都是非常人等。

就拿最接近的李八百來說,他還有一個名號:鐵柺李。相信大家都聽說過。

李鐵柺又名李凝陽,李洪水,李玄,是中國民間傳說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生卒年約公元前418326年,算一算的話,差不多有八百年。

從這個層面上來分析,道教的基礎在巴蜀漢中,這也能理解,因為蜀中多仙山,峨嵋、青城等等,都是有名的道教名山勝地。

新漢的發展,對於道教來說,也是難得的擴大影響的機會,中國的道教一直沒能真正走出漢文化區域,就是缺少如安世高、康僧會這樣的忠實信徒。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曹操、劉備都是亂世征戰靠自己拼殺而得的天下,這樣的強權人物,對於佛道之說並不感興趣。

他們遵循的思想和採取的政治措施,就是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節,法與儒是國家治理的前提,道法結合是國家治理的手段,申不害、韓非子的刑名之學也是這一時期占主導地位的學說流派。

到了曹魏後期、吳國晚期,這兩個國家大清洗不斷的國家,有名氣的文人如竹林七賢等,害怕一言禍出,不約而同的轉向了清淡、空淡為主的玄學。

與之相比,實力最弱的蜀漢這一邊,由於劉禪執政相當溫和,也不亂殺人,依舊是諸葛亮的法治和天師道的道教相結合,保留了中國的文脈傳承。

從這一點上看,劉禪在無意中,也為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如何處理好儒、道、法、佛之間的關係,將是新漢未來國家穩定和發展的關鍵,這一點上,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嚴格考核,注重成效..........。”

趙廣一邊拿著奏摺,一邊陷入到沉思之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