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

大將軍趙廣給自己的任務是進入西陵城中,與步闡會合,以固步闡堅守之心,要是為貪圖建平這一點吳軍,耽誤了時間和戰機,那他羅憲哪還有臉再到趙廣繳令。

羅襲領了一隊五百餘人的小部隊登上北岸,這裡地勢險峻,不好行走,許多地方還靠繩索牽引才能透過,不過,羅襲的這些兵卒長年在巴地生活行走,對此已是習以為常。

相反,要是換到平地上,他們可能倒是不適應了。

羅尚引十餘艘走舸殺向吳軍水寨,那廂留慮和朱琬其實已經早早得到訊息,漢軍艦隊從上游殺將而來。

這讓留、朱兩人暗自慶幸,若不是鎮軍大將軍差人來報,他們又抓捕了步家留在建平的人員,得到了確切的證據,這兩人只怕還想不到西陵督步闡竟然和新漢那邊有勾連。

步家的人平素行事太過高調,在吳營中是眾矢之的,步璿所想的裡應外合,哪有那麼容易?

留慮、朱琬一番商議之後,兩人決定還是穩妥起見,堅守營寨不出,永安大戰之後,新漢的水軍實力擴張的很快,在李遺的支援下,來自赤水上游的巨木被砍伐下來,作為新船的木料,這種堅硬的沉木在製作成戰船後,耐衝撞力比吳軍戰船要強的多。

就戰船的質量來說,漢軍的實力已經高過吳軍,吳軍現在能比的,就是水戰的戰法要更加的豐富,配合上要比永安漢軍更加的純熟。

吳軍不出戰,羅尚在營外一番喝罵之後,也不再糾結,很快羅憲就帶著永安水軍的百餘條戰船殺到,這一支漢軍艦隊浩浩蕩蕩的經過,把蟄伏在水營中的留慮、朱琬嚇的面如土色。

漢軍竟然這麼強大。

這不過是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那個快要亡國的蜀漢,怎麼一下子就變成了國力強大的龐然大物,那個趙廣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

不提留慮、朱琬如何去想,就在羅憲順江而下的時候,西陵這邊的步闡已經被陸抗團團包圍,動彈不得。

宜都。

吳軍鎮軍大將軍陸抗駐地。

得悉漢軍順江而下的緊急軍報,陸抗迅速的調動兵力,開始佈防江陵、宜都、西陵這條沿江防線。

江陵方向,陸抗留江陵督張鹹固守江陵,令公安督孫遵在長江南岸的樂鄉一帶機動,以為張鹹軍之後援,同時也是防止漢軍從南邊的陸路東下。

西陵方向,陸抗親率宜都太守雷譚、偏將朱喬、都督俞贊等將領,在西陵的外圍督造圍堵,也就是長圍,主要的目的是隔絕城內的步闡軍與城外的援兵之間的聯絡,從而降低城內守軍計程車氣,進而為破城作準備。

在歷史上,陸抗的這一策略取得了完美的結果,晉國荊州刺史楊肇被陸抗的計謀騙的團團轉,不僅損兵折將,而且還差一點成了吳軍的俘虜。

不過,這一回陸抗的對手已經換了。

他首先碰上的,是剛剛衝破了建平吳軍第一道封鎖線的羅憲。

留慮、朱琬的保守戰法,沒能擋住疾進的羅憲,相反,他們守在建平前有羅憲,後有趙廣,已成孤軍一支。

當然,換個角度來說,留、朱二人也有襲擾漢軍補給的能力,如果他們能打得過隨後跟進的漢軍中軍艦隊的話。

江水上,漢軍水師的艨艟戰艦與吳軍戰船有很大的不同,得益於巨鯨號取得的輝煌戰績,漢軍戰船在建造時撞角多用銅鐵打造,十分的堅固。

兩翼的船舷處,有專門對付拍杆的鉤子,一旦被敵船鉤住,漢軍可以迅速的用已方的鉤子將對方的拍杆引向別處,這樣一來,吳軍的力量用到了不重要的地方,威脅也就小了許多。

同時,漢軍一方的戰法上,多采用近身肉搏的方式,隨著大漢礦業的發展,鐵器和鐵製鎧甲的出產量已經完全能夠滿足軍中需要,永安營將士全身頂盔貫甲,他們更喜歡登船近戰,而不是跟只穿著輕便的片甲的吳軍士兵遠端對射。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

羅憲一接近西陵附近,就下令全軍靠岸,登陸後向吳軍的外圍直接發動進攻,打破一個點衝入城中,即是勝利。

羅尚、羅襲當先衝在最前,兄弟兩個並肩作戰,也存了比拼一番的心思,一時間漢軍士氣大振,直殺的吳將朱喬潰不成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