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東吳出大事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與涼州的彈丸之地相比,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荊州。
蜀漢永遠的痛。
雖然史料上說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但實際上,劉備向孫吳借的並不是整個荊州,而只是荊州的南郡。
赤壁之戰後,劉備趁著周瑜和曹仁在江陵對峙的功夫,出兵佔領了荊南四郡,也就是長沙、零陵、武陵、桂陽。
這四個郡是實實在在劉備的兵馬打下來的,雖然有點鑽了周瑜的空子,顯得不地道,但兩國交兵,各憑本事,這沒有什麼可指責的,孫吳一方可以說劉備無恥,但不能說劉備佔的四個郡是他們老孫家的。
拿下四郡之後,荊州就被分成了三塊。
最北面的南郡和襄陽,依舊是老曹家的,曹操雖然赤壁之戰敗了,但實力仍在,這兩個地方也更接近中原,適合北方騎兵作戰,從襄陽往北,可以直取洛陽、鄴城,這也是以後關羽死活要從襄樊一帶北伐的原因。
中間的江夏郡和南郡,歸屬了孫吳。這裡有長江水道橫貫其中,東吳的水軍來往很方便,同時,這裡也是荊州最為繁華的地方,吳國佔據這兩郡,也就是佔了荊州的腹心。
最南面和西面的荊南四郡,當然屬於鑽空子成功的劉備。不容易呀,新野只是一彈丸之地,劉備暫居八年被劉表壓制無力發展,這一次終於有了塊較大的地盤。
可是,人心總是得隴望蜀,這四郡大歸大,但卻不發達。按照諸葛亮《隆中對》所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也。
要佔有荊州,就必須先取南郡,南郡是友軍孫權的地盤,怎麼取法,只有“借”。
於是,劉備憑著皇叔的身份,先表孫權為車騎將軍、徐州牧。徐州當時還在曹操的手裡,孫權這徐州牧只能遙領,也不知道有什麼好當的。
隨後,劉備娶孫尚香,聯姻孫吳,周瑜在江陵之戰中受傷而死,魯肅接替周瑜總督南郡。
這一回,魯肅這個老實人徹底被劉備忽悠,加上南郡位置突出,對東吳來說,很容易被曹操攻擊,周瑜死後,東吳當時呂蒙等人還沒有成長起來,國中無大將,守也很難守,還不如先借給劉備,讓有良將而無精兵的劉備幫著抵擋曹操。
魯肅想的很好,劉備和孫尚香成婚了,怎麼說也是孫家的女婿,兩家既然是親戚,就不用考慮太多,互幫互助也是應該的。
魯肅沒想到,南郡這一借就回不來了。
劉備得了南郡,很快就兵發巴蜀,佔領了劉璋的益州,南郡交給了大將關羽鎮守。
關君侯打仗是一把好手,水淹七軍,威風八面,但為人處事方面實在不敢恭維,當然也有可能是欺負魯肅老實人慣了,等到換成呂蒙時有點轉不過彎來。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呂蒙白衣渡江取荊州,關羽兵敗走麥城被殺,劉備明著說想要為關羽報仇,實際是想奪回南郡,但結果夷陵一場大敗,蜀漢自此窩居巴蜀,再無染指荊州的機會。
這一次,步闡有意歸漢。
對於新漢上下來說,是完成昭烈帝劉備遺願的一個好機會。
姜維、羅憲等人雖然信中沒有明言,但從字裡行間,趙廣也能感受到,他們對於漢軍有機會佔領西陵的渴望。
不只是姜維、羅憲,像張翼、諸葛尚、陳同、馬融等蜀漢舊將也是一樣。
事不宜遲。
趙廣一路之上也是快馬加鞭,終於在九月十八日到達長安,在與姜維等人一番商議之後,趙廣即先行率領馬融、羅尚、羅襲等巴蜀籍將領,經褒斜道二次南下。
第一次南下巴蜀,當時成都還在魏軍的佔領之下,武德皇帝劉諶被殺,新漢政權風雨飄搖,趙廣心急如焚,一路之上風馳電摯,以雷霆萬均之勢襲取成都,將丘建、譙周等對手一一剿滅,終於挽救了處於覆亡邊緣的蜀漢。
這第二次南下,趙廣的心情已經大不一樣,前一次的挽救,這一次是開拓。
西陵也就是後世的宜昌,漢軍拿下西陵,就是在吳國的荊州腹地埋下了一個釘子,同時,也讓趙廣有機會參與到羊祜、陸抗這兩個當世名將的對峙之中。
由雙雄會變成三人行。
趙廣不知道,羊祜和陸抗在聽到漢軍佔領西陵時,會是什麼反應,估計兩個人的臉色都不會太好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