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2/2頁)
章節報錯
新漢治下的百姓,也在希翼中迎來了新的一年,而在一水之隔的河東,周曷朱舉起自立大旗之後,開始在蒲阪、聞喜、猗氏、安邑一帶擴張勢力,羯族武裝非常的殘暴,他們沒有根基又不擅農事生產,只能洗掠一個又一個塢堡。
河東陷入血腥屠殺的動盪之中,不僅僅是普通的百姓,就是諸多傳承數百年的大族也無法倖免。這其中就有聞喜裴氏。
裴氏在中國歷史上名氣極大,可以用聲勢顯赫四個字來形容。
“天下無二裴”。在先秦時期,裴家在朝效力的子弟就有約三百餘人,到了兩漢時期,姓裴的官員先後有上千人之多。
三國魏蜀吳時期,聞喜裴家也和琅琊諸葛家一樣,子弟分散到三國效力,其中曹魏這邊最多,也最為有能力,其中以裴潛最為知名。
到了司馬晉時期,更有裴秀、裴徽、裴楷這樣的優秀人才為司馬家效力,裴秀也是司馬炎的心腹之一,官職做到了延尉正。
吳國那邊相對少一些,但也有裴玄這樣的名士,蜀國因為地處西南,國勢又最弱不被看好,出仕蜀國的裴家子弟是庶出子弟,其中相對有能力一點的就是裴俊。
裴俊在加入蜀漢後,很得劉備的重用,最高官職做到光祿勳,後來病死於任上,他的兒子裴越在蜀國景耀年間當過督軍,在劉禪投降之前,裴越因母喪回到聞喜家中。
羯胡武裝惑亂聞喜,裴越帶領了裴氏塢堡的子弟抵抗周曷朱的進攻,初戰的時候,裴越還打的不錯,守住了裴氏幾個大的塢堡,但隨後瘋狂的羯胡開始驅趕被俘的漢人蟻附攻堡,面對曾經眼熟的鄉親,裴家子弟終於崩潰不支。
裴越艱難的突圍而出。
在他身後,是曾經繁華富庶現在卻是荒涼無人煙、白骨露於野的家園,悲痛中來的裴越西渡黃河,向駐守在蒲津關的柳隱哭訴河東的慘狀。
其實,在裴越到來之前,就不斷有逃亡的河東百姓攜家帶口逃向關中,僅柳隱駐守的蒲津關一處,就接納了百姓不下二萬餘人,而且瞧這個勢頭,這人數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三月上。
接到柳隱的急報,趙廣在長安坐不住了,這安逸的日子果然讓男人喪失警惕性,要是他一直在東線的話,對河東發生的情況反應會更加的迅速,而不像現在層層上報,時間上拖延太久。
不過,這也怪不得新漢的各級官員,河東畢竟是晉國的地方,對於新漢來說,屬於國外,不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柳隱要不是逃亡來的百姓實在太多,又有裴越報告羯胡殘暴的行徑,也不會越級直接向趙廣彙報。
趙廣快馬加鞭,帶著親騎到達蒲津關,看到的悽慘景象讓他本已堅硬如鐵的心揪了起來,就算蜀漢外圍被魏軍洗掠時也沒河東逃難百姓這般慘狀。
裴越站在難民隊伍的前頭,瞧見“漢大將軍趙”的旗號,卟嗵一聲跪了下來,在他身後的河東百姓也跟著雙膝跪地,哀哀痛哭聲響徹黃河岸邊。
“河東苦難,百姓流離,越斗膽,懇請大將軍收留。”裴越語聲更咽,連續的征戰和逃亡,已經讓這個原本養尊處優的大族子弟憔悴的像個五旬的老者。
趙廣從馬上躍下,來到裴越等人跟前,周圍是扶老攜幼、穿著破爛的褐衣,寒冬也只能赤腳奔走的難民,他們在胡虜的屠殺下幸運的逃得了性命,但若是沒有人收留,這個冬天就是他們人生中最後的日子。
難民收留在糧秣匱乏的後三國時期是件大事,尤其是關中目前尚且薄弱的底子,能不能承受得住是個未知數。
對於關中來說,收留這一批河東百姓不難,難的是如何應對接下來如潮般蜂湧而至的難民潮。
“令緒,河東的漢人,也一樣是大漢的子民,你帶著他們來到關中,是對我趙廣的信任,讓大家都起來吧。”趙廣扶起裴越,大聲的對跪倒的眾難民說道。
“謝大將軍恩典!”裴越喜極而泣。
“謝大將軍!”感謝的聲音此起彼伏,當河東的逃亡百姓抬起頭來時,趙廣看到的是一雙雙麻木無助又帶著希翼的眼神。
他們是這個紛擾亂世的螻蟻,他們也是趙廣穿越回來最需要呵護的人。
司馬炎不管河東百姓死活,他趙廣不能不管,出兵河東,擊破羯胡,解百姓危難,是漢軍接下來的首要任務。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