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塗著花花綠綠植物汁液的蠻夷士卒在城外一出現,就將試圖抵抗的十餘名晉軍留守驛卒的頭顱擺放在上庸城外。

上庸城昔日倒也算是座堅城,但在司馬懿破孟達之後,這座城就沒有再修葺過。

正在城內養病的司馬孚得知蠻兵在城外出現,又殘暴無比的將頭顱砍下來擺成京觀,立時驚懼交加,一夜嚇醒多次,到了臨天明時分,已是出氣多進氣少了。

“阿晃,帶我回家!”司馬孚在臨死之前,老淚縱橫的拉著兒子司馬晃再三關照。

身死異鄉。

這結局實在太悲涼了。

司馬孚覺得,他為司馬家做的太多了。

雖然人死之後,什麼都不知道了。

但遺體如何處置,象司馬氏這樣的大家族非常的有講究,司馬孚年紀越大,就越對自己身後入家鄉溫縣的祖陵非常的渴望。

而要想回到溫縣,首先就要保住上庸不失。

司馬晃見老父撒手而去,心中更是驚惶不安,稍微安定下來後,立即向羊祜告知上庸軍情和司馬孚的死訊。

司馬家已經掌握了大權,好日子還在後頭,但現在司馬晃卻很不高興。

這種情況其實不難理解,就比如後世,你家裡要是有一個解放前參加革命的長輩,那絕對希望他長命百歲。

司馬炎以晉代魏,正是收攏人心的時候,司馬家上下也是集中升官發財,司馬孚“德高望重”,得到的賞賜自然不少。

而正是因為有這般的好處,司馬晃才想要司馬孚活著,而且是長久的活著。要知道羊祜沒來時,司馬孚雖說身體不好,但還活著,羊祜一來,司馬孚卻嚇死了。

接到司馬晃的急報,王濬再一次鼓氣勇氣,向羊祜勸說道:“衛將軍,我們還是撤退吧,上庸不能空虛太久,要是安平王的遺體有什麼閃失,你我都擔待不起。”

羊祜沉默良久,最後終於點了點頭以示同意,王濬搬出司馬孚這尊大佛,況且又提到遺體入土為安的司馬氏族中之事,沒有辦法,他雖然和司馬炎關係不錯,但還沒有到能和司馬家老祖宗相比的地步。

十二月十七日,羊祜退守西城,歷時二十餘天的漢中保衛戰暫告一段落。

晉軍方面,安平王司馬孚被驚死,裨將伍巢戰死,還有三千餘將卒折損,收穫方面幾無所得,唯一能夠稱道的就是毀壞了漢軍的八道木闌。

這一仗事發突然,結束的也很突然。

羊祜運籌帷幄了半天,最後落了一場空的結果,羊祜很鬱悶。

漢軍的頑強出乎他的意料。

而更讓他感到不解的是,漢軍的援兵不斷的出現,從這些將卒的叫喊聲來判斷,其中更有不少的羌兵,這說明什麼?

這隻能說明趙廣已經完全吞下了巴蜀,而不是像之前的蜀漢那樣,內部你爭我奪,一團散沙。

新漢的崛起已經無法阻擋,羊祜開始對晉國的未來擔擾起來。

——

武關道,上洛。

漢、晉兩軍的撕殺從嶢關轉向上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