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增援永安(第2/2頁)
章節報錯
漢末之時,皇帝年幼,太后監國的情況出現過多次,每一次都引發了朝政的劇烈動盪,也不知道劉衡登基之後,新漢內部會不會有新的矛盾出現。
事物的發展,總是伴著矛盾出現。
劉諶活著的時候,新漢有三派爭權的隱患,現在劉諶不在了,又有皇帝年幼,朝堂由誰來掌控的隱憂。
矛盾出現倒並不可怕。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不一樣的訴求,趙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解決好這些內部的矛盾,把新漢當下良好的發展勢頭延續下去。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解決杜預的問題。
——
有天眼地圖術的加成,趙廣對於巴山蜀水的熟悉程度,比杜預手中的一張草草繪製的帛圖要精準的多。
杜預的位置在朱提附近,在成都被漢軍佔領之後,杜預北上之路已經斷絕,他要想撤走,最可行的一條路就是順江東下。
大江浩浩蕩蕩,一路彙集了閬水(嘉陵江)、渠水(渠江)、涪水(涪江)等多條河流,最後在巴東的永安(奉節)衝出三峽,奔向荊州廣闊的平原。
“永安?杜預的目標是這裡嗎?應該就是這裡,不然的話,杜預他逃不出去?”趙廣的眼睛通紅,徹夜未眠的思考,讓他衣衫不整,神色略有些疲憊。
“來人,請李參軍、文鴦等各位將軍過來議事,還有請羅尚少將軍一起。”趙廣吩咐道。
李球、文鴦、羅尚等人稍臾即到,南撤的新漢朝廷被魏將杜預屠殺,皇帝劉諶、宗預、霍弋等重臣也都戰死,這一訊息讓李球等人心中萬分悲痛,也讓他們復仇的鬥志燃燒起來。
“諸位,你們來看這沙盤地圖,杜預要是撤退,我們參軍司料定,他必然會走水路,但有永安擋在前面,杜預的軍隊要想全軍透過,勢又不能。羅左將軍那裡,將是下一步的爭奪要點,我們要迅速的給予增援,只有這樣,才能打破杜預割據巴地的企圖。”
李球嘶啞著聲音,一字一句的分析起漢魏兩軍的戰局變化,他的雙手不時的在沙盤上移動,將一個又一個的縣城用不同的顏色標註清楚。
羅尚眼睛緊緊的盯著沙盤,這是他從未見到的一種作戰演練方式,叔父羅憲的軍事能力在羅尚眼中已經很出眾了,但趙廣這裡,卻總會有新的東西讓他眼前一亮。
“第一批增援永安的軍隊,就選勁弩營,陳同,你父陳亭侯在永安任都督多年,那裡的地形地貌、人文習性,你應該不會陌生,我讓羅少將軍為嚮導,你們兩人點兵立即出發。”在李球一番謀劃之後,趙廣下令道。
陳同聽到先鋒任務交給自己,心中不由得大喜,連忙大聲應道:“末將領令,請君侯放心,永安這一路,我陳同自小就往來,熟悉的很。”
陳同自投入趙廣軍中後,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很有其父陳到的風格。
陳到在劉備麾下時,統領的是劉備的親兵部隊,這支部隊早先由丹陽兵組成,可惜在隨後的徐州爭奪戰中,損失慘重差一點解散。
在劉備暫居荊州新野練兵之時,陳到為其部下,但未見有他事蹟的記載,這段時間劉備兵微將少,又要顧及不能引起劉表的猜忌,陳到估計也就是在劉備身邊噹噹保鏢,領兵作戰不太現實。
到了入蜀之後,特別是陳到為永安督之後,白毦兵首先被諸葛亮提到,在隨後的夷陵之戰、諸葛北伐過程中,白毦兵表現出色,是蜀軍青羌五部中與無當飛軍齊名的精銳。
可惜,這樣一支強軍,在陳到逝世之後,也漸漸的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
陳同是勁弩營的副將,自組建起來表現兢兢業業,但也無更多的出眾亮點,最近的一次立功,還是在固原大戰中,前期接觸戰射殺了匈奴胡騎,但與魏容的虎步營相比,勁弩營就是再強,也只是排名第二。
這一次,魏容沒有跟著趙廣到蜀地來,寇林也一起到了西線,在子午谷之後,魏、寇兩人已經焦不離孟,配合上越發的默契。
勁弩營的實際事務,陳同已經接手了過來,這一次永安之行要是陳同表現出眾,扶正也是情理之中。
陳同和羅尚領令而去。
他們這一支軍將從成都往西,到達涪水畔的德陽,再由這裡一路沿涪水而下,經過臨江、江州,最後進入大江,到達永安。
這一路先陸路、後水路,是成都到奉節最近的一條路,也正好避開了巴西方向的魏軍,在命令陳同為先登後,趙廣同時開始在蜀郡一帶抽調兵力,準備糧秣,為增援永安提供輜重保證。
與被切斷了後路的杜預相比,趙廣有天府平原的蜀郡作為後方根基,打起仗來要更加的遊刃有餘,他也不怕打持久戰,因為打的越久,對漢軍一方就越有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