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前面攻擊不順的訊息,劉豹從皮裘馬車上站起,騎到一匹火紅的高大戰馬上。

這匹馬的祖先來自於遙遠的西域之地大宛和烏孫,當年,漢武帝讓李廣利西征大宛,目的就是要想帶種馬回到中原。

“元海,這是怎麼了,碰到趙廣就不行了?”劉豹心中疑惑重重。

對於劉淵的能力,劉豹一直以來都頗為自豪,在他生下的七、八個兒子中,劉淵可以說是第一梯隊獨一份,在匈奴五部中,劉淵也是打遍各部落後輩無敵手。

卻沒想到在關中這個地方,劉淵卻被來自偏遠益州的漢將趙廣給壓制住了。

這趙廣瞧其資歷,也不過是中人之資,前期在軍中無出眾之處,怎麼就突然的爆發了,劉豹活了六十有七,也沒見過如趙廣這樣耐得住性子、到國家滅亡之時才顯露真本領的人。

“狼旗向前,往左翼移二百步,命令劉猛,給我壓上來。”劉豹蒼老的臉龐上,泛起不正常的紅暈,這是激動之後,頭顱裡面缺氧的症狀,對劉豹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再是正常不過。

壓上狼旗!

劉豹這是要搏命了。

這一仗,他不想輸,匈奴部落等得起,他劉豹等不起。

——

戰事激烈,趙廣站在固原的高處,眼睛緊緊的盯著匈奴狼旗移動的方向。

前移、左移。

劉豹在一點點的向戰場的中心位置靠近,這是匈奴人要出全力的明顯訊號。

“胡虜這是要拼命嗎?誰又怕誰呢,來吧?”趙廣冷笑一聲,俊朗的臉上露出釋然的輕鬆神情,手中百鳥朝鳳槍高高舉起。

驍騎營的千騎將卒跟隨趙廣,催馬殺將而出。

馬承在左、關彝在右,王訓在後,漢軍一千騎卒如風捲殘雲一般,跟隨著在烏雲踏雪駒後面,直取劉豹的狼旗所在。

與其他主帥不同,趙廣統兵作戰,一貫衝殺在前,這一種作戰風格也影響著關中漢軍的各級將領們。

對於趙廣的冒險做法,李球、陳壽等部佐都提出過意見,但趙廣對此的解釋,就是為將者要以身作則,如果將領都不勇敢,部下怎麼可能跟著你拼命。

趙廣這麼一說,立即得到了魏容、關彝、柳隱等勇將的贊同,衝鋒陷陣、捨命在先的趙廣,符合他們的心目對主帥的印象。

至於危險不危險,打仗哪有不危險的。

按柳隱的說法,人命都是老天給的,他每陣都是衝在前面,卻活的好好的,那些躲在後面想要保命的,卻一個個的先他死了。

主將帶頭衝殺!

這在前三國的時候,很是尋常。

戰神呂布就經常如此,就連大家有些看不起的大耳賊劉備,也在戰黃巾、戰徐州時,拿起雙股劍衝殺於敵陣。

曹操曹孟德也在虎牢關大戰中,獨率一支軍追殺西涼兵,最後被徐榮給打的大敗,險些失了性命。

到了三國的中期,曹劉已逝,孫權在一次次失敗後,也失去了上戰場的興趣。加上魏蜀吳三國開始建立起較為完備的指揮體系,帶兵上陣的文人越來越多,諸葛亮,司馬懿等既是謀臣,也是文臣。

文臣統兵,與第一代的草莽英雄們不同。

他們往往在戰前謀算的很清楚,這裡擺一個陣,那裡布一支軍,方方面面想的很周全,但往往忘記了一件事。

勝仗是打出來的,不是算出來。

唯有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才能在戰場上取得赫赫的戰績。

到了三國的末期,真正既能打,又能謀的統帥已經少之又少了,蜀漢一方,大將軍姜維是唯一的一個,這也是姜維在二十年間,不得不獨自一人應對魏國前後十餘名大將。

吳國一方,丁奉是另一個在戰場上殺出威名的大將軍,江淮戰場上吳國為數不多的幾次勝利,都有丁奉的影子存在。

前不久,文鴦剛在潼關殺的匈奴鐵弗部人仰馬番,現在,趙廣面對更為精悍的匈奴左部,一樣無所畏懼的殺入敵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