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匈奴圖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匈奴人的突然到來,一下將活躍在馮翊一帶艱難求活的流民隊伍打的散了架,劉猛用兵極是狡詐,所到之處,各部流民帥或逃竄,或投降,幾無還手之力。
雖然流民武裝沒有什麼好東西,但這年頭人口就是資源,連續的吞併了五、六支流民隊伍之後,劉猛的隊伍已經壯大到近五千人,遠遠看上去他們已經與流寇無異了。
實力擴張之後,劉猛的野心也起來了,劉豹利用鐵弗打頭陣,劉猛也有心借力打力,他把下一個進攻目標轉到了魏容、寇林這支流民軍身上。
他已經從俘獲的流民帥那裡得知,一支千餘人的流民隊伍在華山附近活動,其部甚是精悍,擊敗他們之後,劉猛在關中一帶將再無對手。
魏容、寇林與劉猛的匈奴胡兵在華山一帶遭遇,見胡兵來勢洶洶,兩人商議之下硬拼顯然不是個事,稍稍抵抗後即向南撤往嶢關、藍田方向,這裡再往南走就是武關道,商洛道,山嶺重疊,對習慣了山地作戰的魏容軍有利,匈奴人則無用武之地。
劉猛在丘陵山地追殺一陣,收穫寥寥,反倒被魏容藉著地勢連打了幾個伏擊,折損匈奴胡兵五十餘名,沒有便宜可佔,劉猛轉向往東,繼續向潼關進軍。
如果能夠拿下潼關,就是鎖住了關中與關東的咽喉,下一步守住的話,關中就是匈奴人的囊中之物。
不得不說,有頭腦的人往往想的太多,聰明過頭也是不好。
劉猛此時,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的進軍轉向,會與從洛陽向關中增援的文鴦部正好撞上,兩軍遂在潼關以西爆發了一場遭遇戰。
——
潼關。
文鴦征塵未洗,站在已成一片廢墟的關隘上,注視著一隊隊正在透過的魏軍將卒。
這一次進軍關中,是他自淮南投奔魏國之後的第一次掌兵,本想著能夠大顯身手,卻不想臨到出征前,編練的四萬將士卻又被抽調到了南方。
淮南那個地方,文鴦是回不去了,畢竟有父親文欽投吳的先例,就算他想去,司馬炎也不會讓他去。
關中的情形如何?
文鴦這些天來,也在不間斷的收集各方的情報,而從掌握的情況來看,用一個亂字來形容並不為過。
關中本來是魏國雍州刺史轄地,司馬望這個驃騎大將軍假節,督雍、涼諸軍事,大將軍府就設在長安。然而,隨著魏軍主力的南下,蜀將趙廣的北上,關中也開始被各方不同的勢力割據。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文鴦冷哼一聲,抬起一腳,將關隘上一塊石頭踢落關下。
石頭滾落的陰影處,監軍閻宇就象一個可有可無的影子,靜靜的站在那裡,久久沒有說話。
在文鴦軍中,他也沒有什麼交好的將校,對於這一位從蜀國投降過來的將領,魏軍將校個個瞧之不起。
“傳令各部,迅速進軍,不得停留,行軍目標:長安。”文鴦大步走下潼關關樓,沉聲下達命令。
既然無法理清頭緒,文鴦也不想再去動腦筋,對於用兵打仗,他文鴦一直以來的作風都是直接了當,猛打猛衝。
誰要是不服,就來找他文鴦單挑一番,到時候打他一個心服口服。
劉猛所部形似流寇,又向潼關殺來,在急切渴求一戰的文鴦所部魏軍將士眼中,那就是攔路之敵。
有什麼樣的將領,帶什麼樣的兵。
魏軍主帥文鴦、先鋒文虎俱是勇將,一貫信奉的是以強對強,智謀對他們來說,實在有些多餘。魏軍將卒在洛陽整編數月,求戰意願強烈,見到有敵擋路,各部將校立即殺將而出。
鐵弗部落的胡虜見對面有敵殺來,也沒有辯解的想法,他們這些天打勝仗太多了,眼界已經高了,魏軍又怎麼樣,不管是誰,先打贏了再說。
然而,鐵弗人終究還是自大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