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嶺,萬不能失。

一旦失守,魏軍不僅深入到蜀中腹地,而且會讓劍閣本就士氣低落的姜維主力軍心動盪,陽安關已經出了一個蔣舒,誰也無法預料劍閣會不會還有下一個。

蜀炎興二年二月十六日,趙廣除由馬承騎軍一部守江油關外,即率步卒出發往北,向陰平道中段的古苴國摩天嶺一帶出發。

從江油關至摩天嶺,山道的情況並不比北端要好多少,馬承的騎兵在陰平道無用武之地,相反,駐守在江油關一帶更能發揮威懾作用,涪水河谷的開闊地帶可以練兵,而一旦陰平道戰事不力,騎軍也能迅速的趕至谷口,將魏軍堵死在穀道內。

趙廣的這一佈置,與歷史上黃崇(黃權之子)勸說諸葛瞻的建議基本一致。

整條陰平道七百餘里,可以分為兩段,其中的北端,也就是白水關至江油關共五百餘里,諸葛亮曾以江油關為中心,在景谷道(也就是陰平道北端)、摩天嶺(北端中段)、陰平道南端分設三屯,用於抵禦北方來敵,後因蜀漢佔領隴上這三屯被劉禪所棄。

在諸葛瞻領兵到達涪城之後,黃崇當初的建議就是立即沿左儋道到達江油,然後依託摩天嶺、陰平道南端谷口禦敵,陰平道南半段左儋道,顧名思義就是行走時,負重的擔子只能掛在左邊,掛在右邊就因為道路太窄而掉進山谷。

所以,黃崇建議的意思就是,蜀軍以最快速度抵達江油關,然後依託三屯佈置兵馬,鄧艾遠道而來,只靠一條儋道,結果就是困死於穀道之中。

可惜諸葛瞻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竟妄想在綿竹擺開陣式與魏軍面對面陣地戰,面對這樣一個主將,黃崇沒有被氣死,只是被氣哭已經是很不錯了。

——

陰平道,摩天嶺。

高聳入雲的山巒,奔騰不息的河流,在不時的地顫作用下,岩石被震碎、樹木被傾覆、獵徑在四季的變化下時有時無。

在嚮導的帶領下,魏將田章領二千魏軍入穀道,這一路南進,開始時尚可見到棧道的痕跡、山野間的村舍,等到進入陰平谷五十里之後,抬頭望去,古木參天不見天日,向前看去,茫茫叢林難尋道路,四周更是除了鳥獸叫喚外,再無人聲。

魏軍隊伍艱難而行,一路之上,不時有士卒扔掉身上的東西想要減少負重,開始時田章還要喝斥幾句,等幾日後,連他自己都已丟棄了甲袍,只剩下手裡的短矛當作柺杖來使用。

“啊!”一名探路斥候不慎跌落河谷,叫喊聲在谷中迴盪。

“將軍,前方有洪水衝過,道路斷絕,實在是不能走。”帶路的獵戶一臉的苦相,雖然他是陰平郡人氏,但這條穀道的險峻還是讓他感到懼怕。

“無路可走,那蜀賊是怎麼經過的?”田章臉上露出兇厲之色。

這路帶的對不對?

這麼險的山道,當年秦軍入蜀是怎麼走的,難道是飛過去的嗎?

“將軍息怒,將軍息怒,你看,前面,前面那座山,就是摩天嶺,只要翻過這嶺道,再往前就是蜀國的廣漢郡界了。”嚮導被田章一嚇,急聲指向前方。

“那還不快走,將士們,前面就是摩天嶺了,我們拿下這座關隘,讓雍涼的那些雜兵看看,咱幽燕男兒的真本事!”田章興奮叫喊,鼓動起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