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士別三日(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姜維這麼一說,張翼心頭凜然,迭聲應道:“翼當盡全力守禦劍閣道,請大將軍放心。”
在姜維的指揮下,白水關前,蜀軍調整部署,重新構築北線防禦佈局。
廖化一部往北,前往陽安關救援傅僉,張翼一部往南,先期到達劍閣,修築防禦設施,而姜維則坐鎮白水關,統籌蜀軍整條防線。
——
不提姜維如何應對魏軍進攻,單說趙廣率領一千六百餘人的蜀軍沿陰平道南撤至廣漢屬國古苴國一帶。
苴國,春秋諸多小國之一。
開國時間已不可考,滅國在司馬錯入蜀的時間點上,估計秦軍路過,順手就把這個小國給滅了。
趙廣到此,引軍暫作休整。
趙廣這一路,在無人煙的地方,作長征之行。
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趙廣、劉林、陳壽、荀詡等人相互扶持,情誼不斷加深。
荀詡這個中途加入隊伍的蜀國官員,年長趙廣等人一輩,算是諸葛武侯一代的人物,說起當年劉備入蜀,文有龐統、法正、李嚴、費觀等文臣相輔佐,武有張飛、馬超、趙雲、劉封等勇將衝鋒陷陣,真是感慨萬千,不勝嘆息。
趙廣、劉林聽到父輩的事蹟,也是眼眶通紅,蜀漢的今天,交到了他們手裡,這一刻的擔子,千斤之重。
趙廣與荀詡在相互試探中,開始的交談十分有趣。
趙廣扶著荀詡,問道:“長丞在宮中任職,位高權重,陰平不過一隅之地,除羌人馬匹外,再無其他,如何勞動長丞大駕。”
典牧長丞,確實是宮中的官職,不過,趙廣也不是兩眼一黑,什麼都不知道。依他的推算,荀詡真正的背景,應該不會是劉禪,而應是某位皇親國戚。
荀詡歇了口氣,嘆道:“牙門將,元忠可惜了,要是丞相還在的話?”
荀詡沒有說下去,諸葛亮已經去世二十餘年,誰也無法意料,他還活著會怎麼樣。
對於趙廣在沓中之戰的前後經過,荀詡這一路問的仔細,連趙廣斬殺禿髮樹機能的細節,決定層層阻擊的決策,包括水泥的配方、使用都一一問到,並關照陳壽作了文字記錄。
這也讓他對趙廣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士別三日。
當刮目相看。
相比平庸的長兄趙統,趙廣這個次子出色太多了。